正常血壓值在收縮壓90~140毫米汞柱時,舒張壓60~90毫米汞柱時,血壓偏高或偏低都屬于異常血壓,高血壓就是超出正常范圍值。
異常血壓需找出病因及時治療,理想的血壓為120~80毫米汞柱,超出則為高血壓。高血壓的預防在于平時要堅持低鹽、低脂肪、清淡的飲食,保持心情樂觀、少飲酒、適當運動,如果高血壓引發不適癥狀,還需要采取藥物治療。
成年人血壓的正常值范圍是收縮壓在120毫米汞柱以下,舒張壓低于80毫米汞柱。
人的血壓并非恒定,具有生理節律并隨進食、鍛煉而變化,溫度不同,也就不同。在無明顯誘因下出現持續或間歇升高時稱為原發性高血壓病。收縮壓超過相當于140毫米汞柱,舒張壓超過或等于90毫米汞柱,即高血壓。高血壓在使用藥物時一定要按照醫囑用藥,不能隨便亂開。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易發生高血壓病,血壓處于正常高值的人,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險性更大。
常人收縮壓應該在90~140毫米汞柱之間,舒張壓在60~90毫米汞柱之間。如果血壓超過了140/90毫米汞柱就是高血壓。血壓在159/109毫米汞柱之內,是輕度的升高,如果血壓超過了160/110毫米汞柱,是屬于中度的高血壓。
高血壓的范圍通常是收縮壓140mmHg以上,舒張壓為90mmHg以上。
在正常情況下,收縮壓低于120mmHg,舒張壓低于80mmHg,而高血壓的范圍通常是收縮壓140mmHg以上,舒張壓為90mmHg以上。在出現高血壓后,應行藥物治療,需要根據病人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降壓藥物。此外,患者要改善生活方式,要進行戒煙酒,增加運動量,適當減輕體重,低鹽飲食。
二型高血壓范圍是收縮壓160~179毫米汞柱,舒張壓100~109毫米汞柱,建議若是診斷明確后,仍應遵醫囑,用有關藥物對癥處理,由于高血壓一經診斷后,就不可能得到徹底根治,只有靠藥物才能順利控制住。
此外,如果確診二型高血壓,患者可以按醫囑服用氨氯地平、替米沙坦等藥物治療,同時應該避免劇烈運動,可以改善高血壓的情況。
收縮壓是高血壓的主要表現。收縮壓低于120mmHg是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收縮壓120-139mmHg是正常高值。
在沒有使用降壓藥物時,每日測一次血壓,若收縮壓大于140mmHg,或舒張壓大于90mmHg,則可確診為高血壓。該病人有高血壓病史,經過規范的降壓,血壓低于140/90mmHg,仍然被確診為高血壓。在人群中,血壓的變化呈現出持續的正態分布,沒有明顯的區分,高血壓的診斷依據是臨床和流行病學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