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冠心病常用的輔助檢查有典型臨床癥狀外,還需一定輔助檢查。其中以心電圖,超聲心動圖,血生化檢查及心肌酶檢查最為常見。診斷最為可靠的檢查方法為冠狀動脈造影。
通過以上檢查,可以明確是否存在冠心病。如果確診為冠心病,需要及時進行治療,病情平穩時也需要長期口服相關藥物進行治療,避免病情逐漸加重,有利于身體恢復。
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輔助檢查通常是心電圖檢查。
心電圖是一種最簡便、最實用的方法,它可以檢測到st段的水平或下斜向下移動,還可以觀察到t波反轉。最關鍵的是,在出現心絞痛癥狀的同時,心電圖通常會發生變化,而在疼痛消失后,心電圖也會隨之發生變化。這是心絞痛的一個重要指標,還可以通過化驗血液、心臟彩超、心臟核素、冠狀動脈造影等進行檢測。
心電圖檢查、核素心肌顯像等檢查通常可以幫助診斷冠心病。
冠心病是心血管內科的一種常見病癥。在確診時,首先要做一次心電圖檢查,心電圖是一種非常常見的非侵入性檢查,冠心病患者在心絞痛發作時,很容易發生ST段異常,T波變化也是很常見的。同時,患者還需要做核素心肌顯像,以便確定缺血的部位、范圍。此外,還可以做心臟超聲心動圖檢查,同時還要做血液學、血脂、血糖等方面的檢測。此外,有些患者還需要做冠狀動脈造影,這是診斷冠心病的黃金標準,它能確定冠狀動脈是否狹窄、狹窄的程度、位置,從而指導臨床治療。
冠心病一般常規的檢查項目主要包括心電圖,心肌酶和超聲系統檢查,及時完善冠脈ct檢查,看一看有沒有明顯的冠脈狹窄,平時嚴格控制好血壓血脂情況,適當活動。每年定期檢查一次。
冠心病檢查項目有心電圖、動態心電圖、負荷試驗、冠狀動脈CTA、冠狀動脈造影術等。具體內容如下:
1、心電圖:發病后立即進行心電圖檢測,發病時間長,心電圖有顯著改變,要警惕心肌梗塞;
2、動態心電圖:能延長心電圖的持續時間,從而判定有無可疑的心肌缺血性動態變化;
3、負荷試驗:運動和藥物負荷試驗,引起疑似心肌缺血性心臟病;
4、動態心臟磁共振成像:用于確定有無心肌梗死的可能;
5、冠狀動脈CTA:間接用CT來判定冠狀動脈有無阻塞;
6、冠狀動脈造影術:可以準確地診斷冠狀動脈有無狹窄。
心電圖檢查,是冠心病診斷中最早、最常用和最基本的診斷方法。心電圖負荷試驗,主要包括運動負荷試驗和藥物試驗。動態心電圖,它是一種長時間連續記錄并編輯分析心臟在活動和安靜狀態下心電圖變化的方法。核素心肌顯像,根據病史、心電圖檢查不能排除心絞痛、冠心病的時候可以做此項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