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質占人體重量的百分之18左右。蛋白質主要分布在骨骼肌,平滑肌等組織中。不過平時醫學上說的蛋白質多少,是指的血液中白蛋白和球蛋白。通常血液中的白蛋白應該在35-55g/L,球蛋白多在20-30g/L。血液中的蛋白質主要有維持血漿膠體滲透壓,提供機體的防御能力等作用。
人體白蛋白的正常值在35-51g/L,但是不同的單位選用不同的儀器設備,參考值會發生一些變化。白蛋白是在人體肝臟中產生的,前身叫做前白蛋白,前白蛋白三天或者是一周的時候就可以轉變成白蛋白。
通常情況下,人體正常血壓是舒張壓70mmHg,收縮壓120mmHg。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血壓分為舒張壓和收縮壓,血壓的正常范圍一般為舒張壓60-89mmHg,收縮壓90-139mmHg,因此人體的正常血壓是舒張壓70mmHg,收縮壓120mmHg。
患者平時應規律作息,主食以粗糧為主,保證每天的飲食中含有充足的蔬菜和水果,以維持身體正常的血壓。
如果是舒張壓,人體正常血壓在90-60毫米汞柱;如果是收縮壓,人體正常血壓在140-90毫米汞柱。
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作用于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它是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動力。在不同血管內被分別稱為動脈血壓、毛細血管壓和靜脈血壓,通常所說的血壓是指體循環的動脈血壓。,通常可以分為舒張壓和收縮壓,舒張壓的人體正常血壓在90-60毫米汞柱;收縮壓的人體正常血壓在140-90毫米汞柱。
成年男性HB小于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狀態下hb小于110g/l,孕婦小于100g/l時就診斷為貧血.血紅蛋白濃度小于30g/l稱為極重度貧血,小于60為重度貧血,小于90為中度貧血,大于90小于正常范圍時候成為輕度貧血。
正常人外周血中血小板的數量是10萬-30萬/mL,低于10萬/mL就是血小板減少,高于40萬/mL就是血小板增多。血小板是人體具有止血功能的血細胞,具有吸附、黏附、聚集、釋放、收縮等生理功能,在人體止血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