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的危害主要有幾個方面的影響,其中主要是對大腦功能的損害,因為癲癇每發作一次,腦細胞損害一次,并且腦細胞的損害時不可恢復的,這樣長期的癲癇反復發作,病人可能會出現會智能下降等情況,最后逐漸喪失工作能力,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等。
主要有顱內感染、顱腦外傷、酗酒、腦寄生蟲病四大類,另外,癲癇發作還與四大誘因有關。如果成人癲癇的常見病因一旦確診的時候,病人應及時到醫院進行診治。通常醫生對病人用藥是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至有效控制發作,而無明顯毒副作用的劑量,堅持長期按時定量服用。
外傷性癲癇發生率的高低與多種因素有關。腦損傷的部位、類型和嚴重程度是早期癲癇發生的重要預測指標。一般說來,大腦損傷最常發生癲癇,其中運動區的損傷尤易出現,且潛伏期短,其次是顳葉內側損傷所致的精神運動型發作。腦損傷的程度愈重,發生癲癇的可能性就愈大。
腦外傷癲癇多半是因為腦組織挫裂傷、顱內出血、腦水腫腫脹及軟化等病理改變有關,特別是大腦皮質額頂中央區的損傷尤易出現癲癇,其次,顳葉內側的損傷等癲癇的易發區,可因損傷而引起神經細胞的微小化學改變、代謝紊亂和電生理變化而導致癲癇發作。
基因遺傳因素可能也起到一定作用。有家族性癲癇史的患者,發生遲發性癲癇的危險性更大,而且其第1次發作的潛伏期更短,由基因導致的腦外傷后并發腦外傷后癲癇的發病率比無家族史的患者更高。
腦外傷引起的癲癇病盡管比較常見,但畢竟是少數,就算發生了癲癇,只要及時正規治療,多數可以獲得治療。大多數腦外傷后癲癇是可以通過服用抗癲癇藥物獲得徹底控制。演變成頑固性癲癇的絕大多數可以通過開顱手術獲得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