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卒中的康復分期一般分三期,一個是遲緩期,第二個是痙攣期,第三個是恢復期,這三期大致都有一個時間段。遲緩期又叫軟癱期,一般在兩周之內出現;而痙攣期又叫硬癱期,就是有痙攣出現,肌張力增高的一個期,這個期一般在兩周之后就會出現,但是它的維持時間有的時候會很長,有的時候會很短,這就看病情康復的狀態,如果恢復狀態比較良好,他就會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恢復期。
急性期的康復治療即可與臨床診治同時進行。在這個時期需要積極處理原發病與各類并發癥,穩定病情,緩解癥狀,消除影響康復療效的因素,同時還要做好腦卒中康復的風險管理,避免腦卒中復發。
一般來說,腦卒中的檢查項目如下:
1、血常規、凝血功能、血糖、血脂等常規檢查,可以了解患者的大致情況。
2、通過心電圖、超聲心動圖檢查,能夠明確患者是否存在心源性栓子脫落。
3、可以通過頭部CT和頭部核磁檢查來判斷是否有腦出血、腦梗、病變范圍、病情嚴重程度等。
4、經顱多普勒以及頸動脈超聲檢查,必要時還要做血管造影檢查。
中風的階段通常是由時間來劃分的。超急性期為中風癥狀發作后6小時內。這一時期決定了臨床預后。積極進行相應的治療必要時需要手術。在6小時至2周屬于急性期在此期間主要住院積極改善循環保護大腦等減少晚期并發癥的發生。下一個時期是恢復期兩周到六個月這段時間必須積極把握定期進行康復鍛煉減少后遺癥。
一般情況下,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如下:
年齡,性別,季節與天氣,遺傳因素,高血壓,偏頭痛,糖尿病,肥胖,代謝綜合征,飲食不健康,心臟疾病,無癥狀性的頸動脈狹窄,缺乏鍛煉,營養不良等都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日常生活中,患者應保持健康規律的作息,避免過累、過勞;適當參加可耐受的鍛煉,如散步、慢跑等;還要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按時吃飯,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吃高熱量、高蛋白質、易消化、低脂的食物。
腦卒中的康復治療,主要包括高壓氧、中醫針灸、理療、神經電刺激、藥物、音樂等方法。腦卒中的康復治療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多學科共同參與到的康復醫治當中。在康復階段一定需要積極控制好相關心腦血管高危疾病,同時需要加強營養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