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的癥狀主要表現為眼黃、頭暈、頭痛等。
高血脂指的是體內總膽固醇超過6.2毫摩爾每升。如果患有高血脂不及時治療,可能會導致體內脂質成分逐漸堆積在皮膚、眼皮等部位,逐漸形成大小不一的瘤子,通常呈黃色。長時間患有高血脂,可能會導致血液粘稠度異常增高,影響大腦正常血流,從而導致大腦血壓異常,出現頭暈、頭痛、嘔吐等癥狀。
大多數單純高血脂并沒有明顯的癥狀,只是在平時查體抽血時才得以發現,而對于高血脂合并冠心病,有時可以表現為活動時出現發作性心前區針刺樣痛,伴心慌胸悶,每次持續數分鐘,休息或含化硝酸甘油后可以緩解,如果高血脂合并腎病綜合癥,還會出現蛋白尿、低蛋白血癥、全身浮腫、血脂升高等表現。
高血脂的常見癥狀有以下幾點。
一、脂肪肝長期的血脂高可引起脂肪肝的發生,病人可出現右上腹不適,或厭食油膩、有反胃現象、食欲不振等表現。肝臟受損時,血液中膽固醇含量升高,造成肝細胞內脂肪沉積過多。
二、長時間高血脂涉及冠脈血管,引起冠脈動脈粥樣硬化等,甚至血管變窄了,會出現心絞痛,比如心慌、胸悶、胸痛。同時也容易造成冠狀動脈供血不足,進而發生心肌梗死、猝死。
三、腦血管受累,引起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等,甚至狹窄,閉塞,會引起腦供血不足,甚至急性腦梗死。
四、影響其他器官如肝臟和腎臟。病人可出現眩暈,頭蒙等癥狀,嚴重者可有偏癱,失語。
五、血液中膽固醇含量過高也可能引發心腦血管疾病。因此,高血脂篩查必須做到及早發現,以抽血化驗為主,定期體檢見血脂高,應及早采取生活方式和藥物干預。
高血脂的癥狀是多數人無癥狀,僅于體檢時發現,也可有頭暈等癥狀,也可在發生冠心病及其他動脈粥樣硬化性疾病時發現,常伴有肥胖,葡萄糖耐量異常(或糖尿病)、高尿酸血癥,可發生急性胰腺炎。
高血脂的癥狀表現是黃色瘤、動脈硬化等。一是脂肪沉積在皮膚上引起的黃色腫瘤,另一種是由于脂肪沉積于血管內皮而引起的動脈硬化,從而引起冠心病和周邊血管病變。但是,因為黃瘤的發病率并不高,如果是因為血管內皮沉積引起的冠狀動脈和周邊血管病變,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發現。在做體檢的時候,會出現血脂測量高于同性的正常數值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