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不是很常見。由于脫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質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的病理過程,常見血栓來源是下肢靜脈。特別是各種原因所致下肢運動障礙,較長時間臥床后,血栓形成于下肢靜脈,在活動后會發生突然脫落,經靜脈通路進入肺動脈,引起急性栓塞。
肺栓塞復發常見原因包括導致靜脈血液淤滯、靜脈系統內皮損傷等。肺栓塞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主要是由于血栓栓子脫落,導致肺動脈和肺動脈的分支血管堵塞,導致肺內血液循環受阻。肺栓塞的發病時間一般都很快,所以一旦發現有肺栓塞,一定要進行抗凝、溶栓、抗休克等治療。肺栓塞的病人,只要及時進行正確的治療,一般情況下是可以控制的。肺栓塞治療后,如果持續服用抗凝劑和溶栓藥物,通常不會出現反復發作的癥狀。
肺栓塞的常見癥狀主要有心絞痛一樣疼痛、暈厥、胸膜炎性胸痛、胸痛、氣促、呼吸困難等。其中暈厥這種現象是肺栓塞患者的首發癥狀,也是唯一癥狀。有一些患者還會出現煩躁不安的癥狀,部分患者會出現瀕死感以及咳嗽心悸和咳血的癥狀。因此患這種疾病以后要積極的配合醫生進行治療,另外還要保持良好的心態。治療期間要注意多休息,不要太過于操勞。
肺栓塞的發病原因很多,形成條件包括血管壁的損傷、血流緩慢和凝血功能障礙三個方面,凡是能造成這三個條件形成的原因都是肺栓塞的致病因素。這其中包括手術創傷、遺傳性的凝血基因異常以及一些心肺疾病的影響,另外藥物和肥胖影響也是致病因素之一。
肺栓塞起病突然,患者會突然發生不明原因的虛脫、面色蒼白、出冷汗、呼吸困難者、胸痛、咳嗽等癥狀,甚至會暈厥。肺栓塞直接影響氧供給,腦對缺氧最敏感,患者可以伴有腦缺氧癥狀:如焦慮不安、恐懼、惡心、抽搐等,重者可以昏迷。
肺栓塞最常見的栓子來源是下肢深靜脈血栓脫落之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多見于股靜脈、髂靜脈和股骨頭。下肢深靜脈血栓是一種比較大的血栓,很少會自行溶解,所以會導致靜脈管腔狹窄,局部血液流動受阻,形成新的血栓,同時由于血液的沖擊和下肢的運動,會導致肺循環堵塞,導致肺栓塞。因此,可以將肺栓塞視為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并發癥,預防其發生最好的措施是防止其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