診斷心衰做超聲心電圖明確基本的情況之后還要給這些病人做冠狀動脈造影,看是不是冠狀動脈血管出問題引起的心衰,所以檢查上有相同的地方,但也有一些特殊的地方。
心力衰竭能不能治好,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它的病因。大部分心力衰竭的病人,很多人都是冠心病、高血壓病等,這種基礎疾病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并發心力衰竭。因為病因是不能去除的,所以心力衰竭就不能根治,需要長期的規范化控制。對心力衰竭的病人來說,配合醫生規范的藥物治療,大部分的病人愈后是很好的。
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心血管病的病史,有休息或運動時呼吸困難、乏力、踝部水腫的典型癥狀,有心動過速、心腔擴大、第三心音、心臟雜音、呼吸急促、肺部啰音、胸腔積液、頸靜脈壓力增高、外周水腫、肝臟腫大的典型體征,有超聲心動圖異常、左室增大、左室收縮末期容量增加、LVEF≤45%、利鈉肽(BNP/NT-proBNP)水平升高及心臟結構或功能異常的客觀證據就可診斷為充血性心力衰竭。
心力衰竭的診斷標準如下:
1.臨床表現:呼吸困難、乏力、雙下肢浮腫、納差、尿少、甚至是沒有尿等,主要表現為勞力性氣促、浮腫;
2.輔助檢查:心肌缺血,傳導阻滯,心室肥大;胸部X線,肺內淤血,心影增大;通過超聲檢查,可以觀察到心室腔的大小和瓣膜結構;同時進行核素、靜脈壓、電解質、腎功能、尿鈉肽的檢測。
根據以上癥狀、體征和其他輔助檢查,對心臟功能不全作出全面的判斷。
心力衰竭是多種心血管疾病發展的終末階段。病人的飲食觀念和原發性病變有很大關系。如果是原發性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癥,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控制高脂食品的攝取,可以延緩心臟疾病的發展;如果病人出現原發性高血壓,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降低食鹽的攝入量,能有效地降低血壓,并能減緩心臟疾病的發展;如果病人出現了嚴重的心臟問題,那么醫生會推薦以清淡的食物為主,避免過多的油脂,適當的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