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于老年人,大多數是和疾病有關系。有可能和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病、糖尿病、帕金森、多系統器官功能衰竭等有關。飯后出現血壓低現象,也可能是和服用的降壓藥物、利尿藥、治療帕金森的藥物有關;或者是由于碳水化合物吃的過多、吃的食物溫度過低有導致。
長期的低血壓有很多種病因,在臨床上并不罕見。有些族群與家庭的基因有關。
所有的家人都患有低血壓,并且不會對日常的工作和日常的生活造成任何的干擾,并且不需服用任何的藥品。低血壓主要是由于營養不良、一日三餐沒有按時進食,從而造成血液容量下降。沒有規律的作息,經常熬夜,睡眠不足都會導致血壓過高。感染,過敏,失血等都會導致重度的低血壓。
下血壓低可能是心肌缺血導致的。
正常人群的收縮壓一般是90-140mmHg,而舒張壓是60-90mmHg。如果出現低于60的血壓,就會被認為是低血壓,主要是由于心肌缺血導致的。患者平時可以多喝點鹽,多喝水,這樣可以促進血容量的增加,可以多食用有營養的食品,比如人參、黃芪等調理身體。
此外,如果患者的情況嚴重,則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進行治療。
一般情況下,血壓低壓高是外周血管阻力增高的原因,具體內容如下:
舒張壓升高是因為周圍血管的電阻增加而引起的。小動脈的抽搐是導致周圍血管的阻力增加的重要因素。舒張壓升高是高血壓的初期癥狀,初期以血管收縮為主。如果在初期沒有進行有效的治療和介入,就會發展成小動脈硬化,從功能的升高變成了器質性的,而且隨著血壓的升高,會導致收縮壓升高。
晚上血壓低可能是多種原因導致的,具體分析如下:
正常人群的血壓在一天內會出現變化,正常人群的血壓在早晨6:00-10:00、下午4:00-6:00之間最高,而凌晨2-3點之間是最低的。夜間血壓低與神經調節有關,白天是交感神經調節血壓,夜間是迷走神經調節。夜間血壓下降,與夜間新陳代謝減慢、血液循環減慢、血液對血管壁的側壓減低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