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放支架只能解決主干血管也就是大血管的狹窄,小血管的狹窄同樣也會引起胸悶、胸痛等心臟缺血的癥狀,血管狹窄,同樣使血液流動不暢,像淤泥會堵住小河流一樣缺血。
一般情況下,介入性治療,使用支架治療來進行干預的已經成為冠心病的主要治療手段之一。具體分析如下:
為了使閉塞的血管重新再通的作用效果,可以對冠狀動脈進行造影,穿刺橈動脈,接著使用特殊的導管,將支架送到冠狀動脈的狹窄處,使之擴張。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中度-重度的穩定型心絞痛或不穩定型心絞痛,如藥物治療效果不是很好,也可以選擇支架治療。除此之外,有些患者是屬于無癥狀的心肌缺血或者輕度心絞痛,經過平板運動分析或動態心電圖監測后,屬于高危的患者,也可以選擇支架治療,以減少發生致死性心臟事件。
做支架好還是藥物球囊好,要根據具體的病情來決定。球囊擴張是指經皮穿刺周圍動脈,將球囊的導管送入冠狀動脈到達狹窄節段,擴張球囊使狹窄管腔擴大血流通暢。支架植入是指,將支架直接植入冠脈內支撐血管壁,維持血流暢通。冠心病的治療主要分為藥物治療、介入治療和手術治療的方法。
冠心病是由諸多因素導致的常見病,其發病在近幾年有年輕化的趨勢。
冠心病危險因素主要有:
1.遺傳因素:有無有關家族史;
2.糖尿病或糖耐量異常,高血壓,家族性血脂代謝異常等,血脂長期升高,在動脈中形成斑塊導致管壁狹窄而誘發冠心病;
3.肥胖,抽煙,生活方式改變,壓力過大,情緒不穩都是冠心病發生的危險因素。
冠心病支架后復查血壓、心率、心電圖、心臟超聲、血糖、血脂、肝腎功能等指標。如果冠心病植入支架之后的患者,再次出現植入支架前的不適癥狀,需要復查心臟血管造影。如果沒有癥狀,但比較關鍵的位置,比如左主干等重要血管的開口處、血管分叉的部位植入支架或者植入很多支架、特殊病變,比如血管完全閉塞而做的支架,需要常規復查。
冠心病支架應該在五年更換一次。目前的心臟支架安裝之后,終生在體內不能取出,一般來說是不需要取出的。主要作用是起到支撐血管,打通血管的作用,避免因為血管堵塞導致缺血的情況,安裝支架之后,每年需要定期的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