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ml表示法:如果乙肝表面抗原正常值(ng/ml)大于0.18ng/ml,表示該病人體內有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而被視為陽性結果,反之被認為是陰性。S/CO值表示法:如果乙肝表面抗原正常值(S/CO)大于1S/CO,表示該病人體內有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而被視為陽性結果,反之被認為是陰性。
乙肝表面抗原為乙肝病毒外殼蛋白,出現較多,代表乙肝病毒感染,乙肝表面抗原在0.18ng·ml-1以下,低于1S/CO或2.1S/N均屬正常。如果超過此閾值則表示有病毒存在,并且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引起肝纖維化和肝硬化。如果患者的檢測結果為陽性,或各項指標均在正常值之外,需及時就醫,同時按醫囑進行處理。
此外,患者日常應該合理作息,避免加重肝臟負擔。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是1500。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五項中的一種。乙肝表面抗原的數量與預后有一定的關系。HBV的數量越少,我們就越有可能被治愈。如果低于1500,一般會推薦患者使用干擾素,這樣可以完全消除乙肝病毒。乙肝表面抗原的多少,取決于病毒在體內的情況,復制的越多,情況就會越好。因此,乙肝表面抗原越少,患者的治療成功率就越高。
乙肝表面抗原的乙肝病毒的外殼,乙肝表面抗原陽性提示感染了乙肝病毒。大多數人體是沒有乙肝表面抗原的。受檢測儀器和外界干擾,檢測時會出現一個參考范圍,大多不超過1.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指的是乙肝病毒的外殼蛋白的具體的量,乙肝病毒的外殼蛋白本身是沒有傳染性的,但是它的出現通常會伴隨乙肝病毒的存在,所以乙肝表面抗原的定量只是反應有沒有感染乙肝病毒,或者感染乙肝病毒的標志,也可以反應乙肝病毒復制的活躍程度。
乙肝表面抗原定量它的正常值是0-1S/CO。如果大于1S/CO,表明表面抗原陽性,如果小于1S/CO,表面抗原是陰性,它的意義是判斷抗病毒治療的指標。當抗乙肝病毒治療時,最常檢測的是乙肝病毒DNA定量,但這項檢查在抗病毒取得療效以后很快可以降到檢測線以下。降到檢測線以下,如果再繼續觀察抗病毒的療效,需要從乙肝五項定量觀察,尤其表面抗原定量的變化可以反映出抗乙肝病毒的療效以及抗乙肝病毒治療的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