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是由結核桿菌引起肺部感染所導致的慢性傳染病,發病時,常有低熱、乏力等全身癥狀,以及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統表現。當抗結核的藥物作用于人體,達到殺滅結核菌的程度的時候,盜汗的癥狀就會有所減輕。因此,一旦發現有癥狀,應及時在醫生指導下堅持用藥。
盜汗,是肺結核病結核菌感染導致的中毒癥狀,肺結核病明確后,需要應用規則抗結核藥物對癥治療,需要服用藥物2周左右,盜汗癥狀會消失。患有肺結核需要定期復查,加強營養,不要熬夜。
在新近感染的個體在1至4周內出現病毒樣疾病的表現,癥狀包括頭痛、眼眶疼痛、肌肉疼痛、咽喉痛、低熱或高熱、淋巴節腫大、軀干繼以四肢出現無瘙癢性紅色斑疹。一些病例可發生口腔念珠菌感染及食道或肛腸潰瘍,可出現腦炎等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有報道在一些急性感染個體中可出現肺炎、腹瀉及其他胃腸疾患。
病情分析: 大約2月左右。肺結核主要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呼吸道傳染病,通常起病緩慢,病程經過長,有咳嗽、咯血、胸痛、呼吸困難、過敏反映表現,結合中毒有午后低熱、乏力、食欲減退、體重減輕、盜汗、心悸等問題的,可以通過痰液血液檢查胸片檢查確定,治療一般用異煙肼,利福平,鏈霉素,乙胺丁醇進行治療,病情到達手術指針就需要外科手術治療的,其他的就對癥處理。
問題分析:肺結核病是抗酸桿菌感染引起的,可以導致肺組織的炎癥反應,后期可以因慢性消耗導致身體素質下降,從而表現夜間盜汗現象,中醫認為是肺腎陰虛。
意見建議:目前需積極的抗癆治療,如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等,明顯的盜汗可以配合中藥調理,可以煎服百合固金湯,口服六味地黃丸等,可能有助于癥狀的改善。
指導意見:像這種情況,可能是患有肺結核,建議去醫院結核菌素試驗看下,明確病因后,再進行針對性治療。祝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