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肝炎和慢性肝炎的鑒別主要是在病程上,如果患者肝功能損害的病程大于半年以上,那么就為慢性肝炎。
如果病程不超過半年,屬于急性肝炎。部分肝功能損害患者無法明確病程,需要體檢是否存在慢性肝病體征,如慢性肝炎面容、肝掌、蜘蛛痣、男性乳房發育等。如果出現這些癥狀,就是慢性肝炎。有時需要做肝穿刺活檢,以明確肝炎的病因和病程。
通常病程在六個月以上,有的時候有急性肝炎病史或長期攜帶病毒史;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原學檢測陽性,特別是存在病毒復制指標;肝炎的臨床癥狀、體征突出,如反復肝炎癥狀發作,有肝掌、蜘蛛痣、肝脾腫大等。除適當休息注意營養外,可用保肝藥物,或抗病毒藥物、免疫調節劑等治療人選擇中藥治療。
慢性肝炎如不及時采取有效措施,病情未得到控制,反復肝炎發作可能性大,有些患者可能會發生重癥肝炎,導致威脅生命,還可導致肝硬化和肝癌,還可發生相應并發癥。
慢性肝炎必須注意針對個人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法,必須重視主動查找,明確病因,針對不同原因,進行適當治療。二是考慮護肝治療,尤其是有肝功能的顯著異常。同時應注意培養好習慣、忌熬夜、忌抽煙、忌飲酒,應重視合理營養。
慢性肝炎與急性肝炎都沒有特異性指標,慢性肝炎可出現明顯乏力、納差、腹脹,慢性肝炎可沒有癥狀,甚至完全沒有癥狀,個別發病時,有輕度厭油、惡心、乏力、睡眠不好,如黃疸型肝炎可出現黃疸,如皮膚黃、小便黃。
慢性肝炎有哪些癥狀是主要表現為乏力,肝區疼痛,不適,可出現失眠或睡眠差,多夢,甚至出現急躁,易怒等性格異常表現,如轉氨酶升高,可出現納食減少、厭油膩、惡心、腹脹等消化道癥狀;如病情遷延時間較長,可出現肝掌、蜘蛛痣等,甚至有消瘦。
慢性肝炎分為慢性遷延性肝炎、慢性活動性肝炎兩種,屬中醫黃疸、脅痛、積聚等范疇,根據臨床辨證可分為:肝脾濕熱,肝郁氣滯,肝血瘀滯,肝郁脾虛,脾虛濕蘊,肝腎陰虛,脾腎陽虛等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