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腹部B超、常規檢測ALT及AST,這兩種酶在肝炎潛伏期、發病初期均可升高,有助于早期診斷,還可以做彌漫性肝病聲像圖表現,部分患者可出現膽系改變,出現膽囊壁增厚,黏膜水腫呈低回聲。
肝炎的人采用中醫辯證施治,有一定的效果。如急性黃疸型肝炎熱重于濕者宜清熱利濕退黃,濕重于熱者宜利濕清熱,健脾退黃,寒濕困脾者宜,溫陽散寒、健脾利濕。慢性肝炎平時應該多吃一些蔬菜、蔬果來補充維生素和纖維素。
中醫可以治療肝炎。中醫認為肝炎患病的原因主要是正氣不足。由于飲食不節、失節,損傷了脾胃而不能化濕,濕熱內生,困脾傷肝,造成肝膽脾胃不和,從而加遽了對正氣的損傷,導致了肝炎的發生。
判斷是否感染乙肝,粗略估計病毒復制水平的初步檢查,雖然項目少,檢查簡單,但是意義非常重要。乙肝五項檢查分別是表面抗原2表面抗體。抗原抗體。核心抗體,乙肝五項又叫乙肝兩對半。常見的乙肝小三陽,即乙肝表面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同時陽性。乙肝大三陽,即乙肝表面抗原,e抗原和核心抗體同時陽性。
蒲公英具有清熱解毒的功能,針對肝炎的中醫辨證是比較符合的,可以用蒲公英輔助治療,選擇將蒲公英融合在中藥方里面,而不是單用蒲公英治療,而且,長時間使用蒲公英,由于蒲公英有一定涼性,容易造成脾胃虛寒,反而對病情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