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飲食不節、失節,損傷了脾胃而不能化濕,濕熱內生,困脾傷肝,造成肝膽脾胃不和,加速對正氣的損傷,導致了肝炎的發生。由于正氣不足,容易感染疫毒。平時飲食要以清淡為主,避免辛辣食物。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于自身免疫系統,可能受遺傳或者感染或者環境或者藥物等原因的影響,被激活,而產生免疫性的抗體或補體,這些抗體和補體不具有防御性的作用,而是出現了不能識別正常的細胞,而對正常的細胞,特別是肝細胞,出現了殺傷和破壞的作用,因此會出現肝功能異常,從而引起發病的情況。
免疫性肝炎有三種原因造成的,分別是AIH的免疫性所介導的肝細胞損傷機制,自身免疫反應的改變和遺傳易感性。自身免疫性肝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自身免疫性肝病癥狀表現為乏力、黃疸、肝脾腫大、皮膚瘙癢和體重下降不明顯等病情發展至肝硬化。
本病除了肝臟損害之外,常伴有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果眼皮抬不起來,容易疲勞,最好去醫院做相關檢查,排除眼肌型重癥肌無力等。用藥一定要接受專科醫生的指導,以免加重肝臟損害。
免疫性肝炎的治療決策是相對簡單的。無論是免疫抑制治療還是UDCA治療,均在疾病早期階段療效較明顯,至肝硬化階段,不僅療效不明顯,糖皮質激素的不良反應也明顯加重。自身免疫性肝病一定要早期診斷和治療。
遺傳易感性被認為是主要因素,而其他因素可能是在遺傳易感性基礎上引起機體免疫耐受機制破壞,產生針對肝臟自身抗原的免疫反應,從而破壞肝細胞導致肝臟炎癥壞死,并可進展為肝纖維化、肝硬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