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乙肝病毒攜帶,就有傳染性的,能不能傳染上,還要看和病人親密接觸的人有沒有抗體來確定,如果和病人親密接觸的人有抗體,就不會被傳染,如果沒有抗體,就有可能被傳染。
血液傳播、性傳播、母嬰傳播是慢性乙肝傳播的主要方式。
1、血液傳播:通過皮膚破損、粘膜、吸毒者共用注射器等傳播;
2、性傳播: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乙肝病毒攜帶者;
3、母嬰傳播:孕婦在分娩期間,與母親的體液、血液等接觸。
需要注意的是,乙型肝炎病毒不會經由呼吸道、消化道傳播,如擁抱、握手等。
乙肝的傳播途徑主要通過血液傳播、母嬰傳播及性傳播。日常生活中一般的擁抱、握手、吃飯、游泳等不會被感染乙肝。接吻也是不會傳染乙肝的。但是如果接吻的雙方口腔粘膜都有破損,且一方為乙肝的大三陽,乙肝病毒載量比較高,而另一方乙肝表面抗體為陰性,這種還是有可能通過破損的黏膜,感染到乙肝病毒的。
慢性乙肝病毒攜帶,意思是體內存在乙肝病毒,但是沒有對身體的組織和器官造成明顯的可見傷害。因為體內有乙肝病毒,所以可以作為傳染源傳播疾病。但是乙肝主要通過血液傳播,如果病毒攜帶者血液中乙肝病毒DNA定量非常低,甚至檢測不到,那么傳染性就非常低。
會,慢性乙型肝炎是指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病程超過半年或發病日期不明確而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者。臨床表現為乏力、畏食、惡心、腹脹、肝區疼痛等癥狀。肝大,質地為中等硬度,有輕壓痛。
表現為黃疸、食欲不振、惡心、嘔吐、乏力、右季肋部不適等癥狀。慢性乙肝又稱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大多數患者是由慢性乙肝攜帶者發病后轉變而來。慢性乙肝攜帶者是指乙肝病毒檢測陽性,但無慢性肝炎癥狀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隨著病情進展,逐漸出現慢性乙肝的癥狀,以肝臟損害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