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患有肺炎的手足口病須入院。
首先要確定引起肺炎的原因,如果是由病毒引起的,就必須進行藥物的抗菌處理。二次細菌感染也要進行抗感染治療。可以通過口服止咳化痰等藥物進行調理,還可以進行噴霧。還有就是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要注意觀察體溫、精神等方面的變化,如果孩子精神狀態不好,進食減少,要提高警惕,避免發生嚴重的疾病。
孕婦感染手足口病應該及時進行治療。
孕婦有手足口病,需采取相應隔離措施,由于手足口病發病過程中存在傳染性。因此,對于孕婦來說,首先應該做好自身防護,避免感染。此外還要進行對癥治療,事實上,成年人患手足口病,絕大多數情況較輕微,僅可出現部分皮疹、皰疹,伴輕度發熱,均為自限性發病,一般約1周可痊愈。如果出現了重癥的話,應該及時去醫院就診。從治療上看,實際上以對癥為主,出現明顯發熱,可作物理降溫或某些藥物退熱的綜合治療,治愈后無后遺癥,亦不影響胎兒。
孕婦患手足口病時,不能私自用抗生素治療,由于這很可能使胎兒畸形,就是能吃點板藍根沖劑、維生素B族和其他藥物治療,若更為嚴重,并出現感染的說法,要及時去醫院看醫生。在恢復期間,注意飲食,飲食要求清淡,不能吃辛辣刺激類食物,包括麻辣小龍蝦、煙酒等,可以促進身體健康。
通常來說,當孕婦出現了身體不適,建議及時就醫,以免病情拖延,影響身體健康。
寶寶有手足口病建議專門到醫院做一次血常規化驗,看是否為細菌或病毒所致手足口病,再對癥下藥。
手足口病是由于腸道病毒所引起的常見的急性發熱出疹性傳染病。如果有發熱或者是發燒不退,可以考慮是否需要進行抗病毒藥物治療了,但是在用藥期間必須嚴格按照醫囑進行。留心體溫及精神癥狀,若有持續高熱,也有抖動或痙攣的說法,應及時就醫。在發病初期不要急于打針吃藥,可以口服一些抗病毒藥。平時須多講衛生、多喝水,勤洗手。
一般情況下,手足口病是一種主要的傳染性疾病,主要是腸道病毒和柯薩奇病毒。5歲以內的孩子主要表現為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有細小的皰疹或小潰瘍,一般在一星期內就會痊愈,個別還會導致心肌炎、肺水腫、腦膜腦炎等。有的兒童重癥,發展迅速,最后造成生命危險。現在還沒有針對病癥的有效的藥物。如果瘙癢,可以使用爐甘石洗劑,用干止癢來緩解不適癥狀,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口服利巴韋林顆粒、蒲地藍消炎口服液、雙黃連口服液等藥物進行治療。
手足口病晚上哭鬧說明小孩不舒服,可采取如下措施緩解,
兒童患有手足口病時會出現夜間不愉快的情緒,考慮為口腔粘膜皰疹潰瘍或者手足等地方出現了皮疹、發燒等不適所致。如果出現了口腔炎癥,可以口服一些口腔炎噴霧藥來減輕。如果有瘙癢的癥狀,可以選擇阿昔洛韋乳膏,退熱貼敷。出現精神錯亂等神經系統表現,需要盡快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