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傷口真菌感染有全身癥狀、局部癥狀等癥狀,具體內容如下:
1.全身癥狀:如果患者傷口出現了真菌感染,可能會有發熱、乏力、惡心、腹瀉等全身癥狀,嚴重時患者體溫可能會超過39攝氏度。
2.局部癥狀:如果患者傷口出現了真菌感染,可能會出現疼痛、滲出、紅腫、脫屑等局部不適癥狀,嚴重時可能會出現潰爛的情況。
真菌感染可以看感染科和皮膚性病科。
真菌感染是一種常見的真菌感染,需要及時就醫,常見的真菌感染有念珠菌、新隱球菌、曲霉菌等病菌的感染。如果真菌感染發生在毛發、皮膚、指甲等表面較淺的部位,可以前往皮膚性病科進行檢查。如果真菌感染影響到口腔、消化道、內臟等器官,并在血液中擴散,擴散到整個身體,應前往感染科就診。
真菌感染一般不能自愈。
皮膚霉菌感染通常不會自行治愈,要有針對性的應用一些抗菌藥物。淺表皮膚的霉菌性炎癥,可以用藥治療,比如:淺表皮膚的霉菌,比如:體癬,花斑癬,足癬,股癬等,可以口服聯苯芐唑乳膏,特比萘芬乳膏,萘替芬酮康唑乳膏,阿莫羅芬乳膏等,這些都可以通過一定的劑量進行治療。
梅毒一般不屬于真菌感染的范疇。
梅毒是蒼白螺旋體所致的一種慢性系統性傳播疾病,梅毒病原體為梅毒螺旋體,總體上屬細菌范疇,不是真菌感染所致傳染病。梅毒可侵害臟器,可表現為淋巴結腫大,皮膚潰爛及腹痛腹瀉等。多由性接觸,母嬰傳播及血液傳播而引起。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抗生素進行針對性治療。
真菌感染的表現有:
1.皮膚瘙癢,較劇烈,抓后不能緩解。
2.水皰,皰液清澈,皰壁較厚,水皰可聚集在一起,潰破后可見蜂窩狀的紅色潰破面。
3.脫皮,水皰破皮后開始脫皮,伴皮膚干燥,脫皮處發生感染,導致潰爛、發紅。
4.鱗屑、角質增生。真菌感染時,表淺部位不進行有效治療,可導致并發癥,比如化膿性感染。
真菌感染患者不建議喝酒。
部分患者皮膚抵抗力較差,如果平時不注意衛生,容易造成真菌的感染繁殖。如果沒有及時采用藥物治療,少量的喝酒并不能影響皮膚病的進展。如果是真菌感染比較重,患者的抵抗力比較差,再加上大量酗酒的話,可能會造成真菌的繁殖增快,繼而加重一些感染的情況。因此不建議真菌感染期間飲酒。
在治療期間,尤其是在口服抗真菌的藥物,要禁止飲酒,抗真菌的藥物對肝功會造成一定影響,而酒精也是通過肝臟代謝的。飲酒會影響藥效,引起一些過敏反應,加重肝臟的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