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周炎是由牙石刺激引起的,通常是口腔衛生保持不好或刷牙方式不正確,慢慢的形成了牙石。牙石會刺激牙齦,使牙齦反復充血,最后形成牙齦炎癥。這時牙齦會經常容易出血,如果沒有得到治療,炎癥繼續加重,會產生牙周炎。
牙周炎可能會引起高血壓。
牙周炎可導致高血壓的發生,但非直接刺激或間接刺激。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炎癥性疾病,可以影響到全身各個系統和器官。牙周炎疼的時候,疼痛刺激可引起血壓上升,但當痛苦消失時,血壓就會自己恢復正常。此外,還可以聽到一些類似于眩暈或暈厥等聲音。頭昏癥狀發生后,建議必須去醫院實測,再根據醫生的指導,做進一步的檢查和處理。若發現并不是牙周炎癥而是血壓升高,那么可以考慮使用藥物降壓。若查出來是牙周炎導致高血壓,那么牙周炎一經治療,血壓又會回升。
一般臨床認為牙周炎不會引起舌頭黃。
牙周炎主要是由于牙齒周圍支持組織的病變引起的。牙周炎會導致牙齒松動、牙齦紅腫、牙齦出血、牙根暴露、牙齦萎縮、牙槽骨吸收、牙齒敏感等癥狀。牙周炎要盡早進行系統性治療,越早治療效果越好,拖得越久,病情就越難痊愈。患者配合醫生治療的同時,還應注意日常護理,盡量不要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吃一些清淡口感較為軟綿的食物,比如魚肉、豆腐等,勤刷牙,飯后漱口,以保持牙齒健康。
牙周炎不導致腎虛。
牙周炎患者一旦導致全身疾病發生,則很可能導致心內膜炎癥和血糖異常,但極少發生腎虛現象。牙周炎仍以引起局部影響為主,表現為牙槽骨吸收、牙齦萎縮、牙齒松動、脫落等。
牙周炎需進行牙周系統性治療和牙周炎癥控制才能預防導致全身發病,但牙周炎極少導致腎虛,所以患者不用過于擔心,積極治療口腔病變即可。
引起牙周炎的原因有:始動因子、局部促進因子、促進因子、促進因子。啟動因子是菌斑、細菌,是牙面、牙間附著的細菌,對牙周組織造成直接或間接的損害。
1、牙石,牙石是一種已鈣化或正在鈣化的菌斑和沉積物,可作為菌斑再附著的場所。
2、牙齒生理形態不良、牙齒位置異常、擁擠或錯牙癥等都會促進菌斑、牙石的積聚及清理。
3、食物的嵌塞,會造成牙齦退縮,暴露牙根,牙槽骨的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