齲齒俗稱蟲牙和蛀牙,可發生于一顆牙或多顆牙,是細菌性疾病。蛀牙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牙菌斑,牙菌斑是牙齒表面的一層幾乎無色的薄膜,含有造成齲齒的細菌。蛀牙的形成與不好口腔衛生習慣和飲食習慣都有關。
蛀牙剛開始是牙齒上有小洞,該叫齲齒,致病菌就會隨著齲洞不斷擴大,侵入到牙髓腔內牙髓也就是俗稱的“牙神經”,引起牙髓發炎、腫痛,牙髓對外界的刺激特別敏感,可以產生難以忍受的劇烈疼痛。
對于不太深的齲洞,需要補牙修復,避免齲洞內填塞食物發酵腐蝕牙齒。如果齲洞已經非常深了,需要進行根管治療。將感染或者壞死的牙髓取出,然后對根管內進行沖洗消毒,最后用特殊的材料進行充填。
一般家長們要根據小孩子牙齒齲壞不同,而采取不同的防御整治措施。如果小孩子此時的牙齒還沒有出現齲壞的現象,那么可對其進行封溝防齲、牙齒涂氟等操作。如果此時小孩子的乳牙已經出現了齲洞,但是還未傷及其牙齒的牙根,則應當要帶小孩子到牙科就診。
蛀牙是因為口腔內是一個有菌環境,牙齒與牙齒之間有縫隙,而且有一些病人的牙齒排列不齊,特別容易產生食物嵌塞,就容易出現齲齒。另外,如果后牙窩溝點隙比較深,在進食時也容易產生菌斑的滯留,而細菌長期的滯留于牙齒表面,容易產酸發酵,出現牙齒表面的脫礦,造成細菌性感染,出現蛀牙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