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分泌功能是由散布在胰腺中的胰島完成的,胰島中的B細胞是負責分泌胰島素的,而胰島素是人體內惟一能夠降低血糖的激素。胰腺炎可以引起胰腺組織的破壞,胰島B細胞也無法幸免于難。急性胰腺炎后患糖尿病的可能性要看胰腺炎的程度,如果胰腺恢復較好,細胞破壞少,糖尿病的發(fā)生率較低,如果是急性壞死性胰腺炎,則會導致大量胰島B細胞死亡,引起胰島素分泌量的不足,從而導致糖尿病。
胰腺炎和糖尿病有一定的關系。
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都會影響胰腺的正常功能和胰液、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的分泌。此時可能出現血糖水平紊亂,容易導致糖尿病,但糖尿病一般不會引起胰腺炎。膽結石、酒精中毒、高脂血癥、高尿酸血癥等病理因素均可誘發(fā)胰腺炎。此時由于胰腺本身的炎癥和水腫,胰腺物質可能自行消化,導致胰島細胞大量受損,胰島功能異常,從而導致胰腺的內分泌和外分泌功能異常。胰腺內分泌功能異常時,可表現為糖尿病;而外分泌功能失調,一般表現為脂肪性腹瀉。
胰腺炎與糖尿病有關。
因為胰腺的胰島分泌胰島素,調節(jié)血糖濃度,胰腺炎出現時會影響胰島的分泌功能,導致胰島素分泌量不足,血糖升高,甚至出現糖尿病。胰腺炎可分為急性胰腺炎和慢性胰腺炎,都與糖尿病密切相關。急性胰腺炎因膽道疾病、胰腺阻塞、代謝障礙、暴飲暴食等引起胰腺組織自我消化,導致胰腺腫瘤、出血、壞死等。
糖尿病和胰腺炎的區(qū)別是致病機制不同。胰腺炎是消化系統(tǒng)疾病,糖尿病是代謝疾病。
胰腺炎是一種炎癥反應,由于各種原因,胰腺內胰酶激活后,胰腺組織發(fā)生質的消化、水腫、出血,甚至壞死。臨床表明,急性腹痛、惡心、嘔吐、發(fā)熱、血胰酶增加。但是糖尿病是以慢性血糖水平上升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由胰島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引起。兩者有一定的關系,胰腺炎會導致血糖升高和糖尿病。
胰腺炎有可能導致糖尿病,尤其是反復發(fā)作的胰腺炎、慢性胰腺炎等。反復發(fā)作的胰腺炎可能會導致胰腺發(fā)生不可逆性的變化,此時胰腺體積縮小,腺泡細胞消失,腺體萎縮,膠原纖維細胞增生,胰島細胞分裂,這兩種細胞都會影響胰島細胞的分泌,導致胰島素代謝紊亂,易引起出現激素分泌不足,導致誘發(fā)糖尿病,需及時就醫(yī)進行治療,避免出現糖尿病的癥狀。
胰腺炎是否會引起糖尿病,要根據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胰腺炎分為輕、中、中三種,輕癥胰腺炎往往是自限性的。隨著病情好轉,大部分癥狀消失,患者的基本病情恢復正常。一般來說,其余系統(tǒng)沒有功能障礙,預后好,不會誘發(fā)糖尿病。但是,如果輕度胰腺炎長期反復發(fā)作,胰腺萎縮,胰腺細胞壞死,可能引發(fā)糖尿病。重癥胰腺炎常伴有胰腺大面積壞死。在這種情況下,胰島素分泌不足,臨床上可能引發(fā)糖尿病。不僅會誘發(fā)糖尿病,還會誘發(fā)重癥胰腺炎胰島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腹瀉、內分泌不足引起的糖尿病,甚至慢性胰腺炎,合并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