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不能完全恢復,但是可以通過治療控制病情。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誘發心衰發病的因素,如勞累和情緒激動,避免漲腹和感冒受涼,同時還應保證睡眠質量。平時以治療原發性疾病為主,防止發生心衰,病情可以得到有效緩解。
嬰兒充血性心力衰竭需要立即臥床靜養,避免寶寶哭鬧或情緒波動過大,如果孩子不能安靜,可以使用鎮靜藥,同時要限制嬰兒的鹽分和水分攝入。如果是心臟發育畸形導致的嬰兒充血性心力衰竭,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果是由于風濕性疾病或心臟病等原因引起的,可以服用抗風濕藥物,及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藥物。待病情穩定后,可以按照醫囑進行復查。
以下是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誘因:
1、感染因素:最多的是呼吸道感染,其次是心內感染和全身感染;
2、心律不齊:以心室性心動過速為主;
3、液體攝取過量:攝取鹽分過量,輸液過量、速度過快;
4、不良生活習慣:過于疲勞、不注意保暖、過于激動都會導致心力衰竭;
5、藥物影響:使用過量的洋地黃,或藥物使用不足;
6、疾病影響:如果沒有及時的治療,或者是由于原發性的病情惡化,比如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肺栓塞沒有很好的治療,會導致心力衰竭的惡化。
通常來說,充血性心力衰竭分級可以分為四級。
心力衰竭是指由于心臟的收縮功能和(或)舒張功能發生障礙,不能將靜脈回心血量充分排出心臟,導致靜脈系統血液淤積,動脈系統血液灌注不足,從而引起心臟循環障礙癥候群,此種障礙癥候群集中表現為肺淤血、腔靜脈淤血,而如果是充血性心力衰竭,在臨床上可以分為四級,即Ⅰ級、Ⅱ級、Ⅲ級、Ⅳ級等。
一般情況下,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以通過日常護理、使用藥物等方式進行處理,具體內容如下:
如果出現充血性心力衰竭該的情況,患者可以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情緒過于激動,還應保持健康、規律的生活習慣,平時少吃過于油膩的食物,應保持清淡飲食,患者還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氫氯噻嗪片、螺內酯片、地高辛片等藥物進行治療,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選擇正規三甲醫院治療,可以選擇所在地的大型醫院就診,在明確檢查之后再選擇用藥。注意生活飲食及情緒等方面的調理,宜低鹽飲食,避免油膩刺激性食物,加強戶外運動,鍛煉身體,提高身體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