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單單是不同類型的心臟病患者,就算健康人有時也會發生室性早搏,年齡越大越容易出現,室性早搏可能會引起患者心肌缺血、心臟衰竭以及低血鉀和低血鎂等癥狀。最常見的癥狀是心悸,常常會有頭暈的感覺,且心悸常常會使得室性早搏的患者產生焦慮的情緒。
可導致心排出量減少,室早發作持續時間過長,可引起心絞痛和低血壓,可能會偶感心前區不適,安靜狀態是明顯,活動后反而無癥狀。它可以導致室性心動過速,心室纖顫,心源性猝死等。
室性早搏患者必須及時處理,以免導致耽誤病情,使得病情惡化,因此一出現就會出現心律失常的情況,應盡早檢查處理。
在進行診斷之后還要選擇合適的方法對病情加以控制和預防,比如使用抗凝藥,溶栓藥物等。室性早搏發病通常可合并或不合并器質性心臟病,換言之,室性早搏未必就是心臟病,有時處于勞累,焦慮不安之中、室性早搏還可出現在應激狀態中。室性早搏動通常不會出現任何癥狀,但是如果突然發作,就可能會引起心臟驟停。早搏是否有害,通常更依賴于是否患有器質性心臟病,而不是早搏自身。如果是由于心臟功能失常或心功能不全引起的早搏性心律,就可能是一種功能性的,但是這種情況并不是完全沒有任何危害。近年發現,某些室性早搏并非僅與心臟病自身疾病相關,也和別的一樣,情緒很動蕩,或情緒高漲,有些用藥等,均可引起室性早搏。另外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有些患者可能是因為患有嚴重的高血壓,或是由于某些心臟瓣膜性疾病等,這些因素都會導致心肌供血不足從而產生了房性期前收縮。因此,心律失常一發生,必須及時地進行檢查和處理,看究竟是哪一方面造成,隨后依據檢查結果,又有針對性地采取了處理。
室性早搏(vpb)是最常見的心律失常,其中在竇性興奮到達心室之前,心室中的某個起搏器被提前激發,導致心室去極化。正常受試者的檢出率為0.8%,其中大多數為單純性室性早搏,發作不多見。以前,這些室性早搏被認為是良性的,不需要特殊治療。
室性早搏是一種常見病,這種疾病如果沒有心臟器質性病變,即使是24小時動態心電圖監測頻繁發作,患者也無需治療,更不用吃各種抗心律失調的藥物,相反,常吃抗心律失調藥物,容易促發心律失常發生或加重,可以應先進行適當的心理治療,切不要自行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