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悸不寧可能是心臟疾病的癥狀,也可能是神經官能癥或者是甲狀腺疾病,具體的疾病還需要到醫院去檢查確診。心悸常常是由于身體素質虛弱,久病失養,勞累過度,氣血虧虛等引起的。
心悸是一種自覺心臟跳動的不適感,常見的病因有心律失常、心臟搏動增強、全身性疾病如甲亢、貧血、低血糖反應、心血管神經癥等。此外生理性因素如健康人劇烈運動、精神緊張或情緒激動、過量吸煙、飲酒、濃茶、咖啡。
心悸的癥狀一般會出現倦怠,有的以氣短喘息、胸悶不適為主要癥狀。還會出現自覺心跳或者心慌,有時伴有心前區不適感,當心跳緩慢時感到心臟搏動強烈。心率加快時可感到心臟跳動,甚至可感到心前區震動。
一般來說,心悸的癥狀是心脈不通,心臟劇烈跳動,甚至不能自主呼吸。
病情嚴重時會出現恍惚。怔忡是指在沒有任何征兆的情況下,就會產生警覺,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在治療上,如果是因為心傷而導致的,可以根據病情進行調理,比如益氣養血,滋陰溫陽,輔以養心安神的藥物。心脈不通導致的心悸,可以通過化痰、祛飲、化瘀、鎮心安神等藥物來治療。而心脈失養、心脈不通兼有心悸,則應注意調養與祛除。
心悸胸悶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癥狀,常見于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等,也可能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如甲狀腺功能亢進、貧血等。
對于老年人群來講,既往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考慮為心力衰竭或是心絞痛引發的心悸胸悶癥狀,建議患者及時就醫檢查,確定病因后再對癥治療。治療方面,對于這些類心血管疾病,若癥狀較輕,可采用藥物為主要治療方法,如通心絡膠囊,該藥能夠降脂抗炎抗凝,保護血管內皮,還可以穩定逆轉斑塊,解除血管痙攣的問題,改善心悸胸悶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