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壓就是不能滿足機體的灌注需要的血壓。低血壓的標準是收縮壓低于90舒張壓低于60毫米汞柱,就要考慮低血壓了。急性低血壓是指病人血壓由正常或較高的水平突然而明顯下降,臨床上常因腦、心、腎等重要臟器缺血出現頭暈、眼黑、肢軟、冷汗、心悸、少尿等癥狀,嚴重者表現為暈厥或休克。
多表現為頭暈乏力,眼前發黑以及心悸等狀況,嚴重的還會造成暈厥和休克,繼發性低血壓還會合并其他疾病有原發疾病的表現,像主動脈瓣狹窄縮窄性心包炎,都會造成低血壓。
引起低血壓的原因有很多,主要包括體位、妊娠、情緒激動等生理性因素;以及神經系統疾病、心血管系統疾病、內分泌代謝疾病、慢性消耗性疾病、血容量不足等病理性因素。
通常生理性低血壓狀態患者一般無任何自覺癥狀。病理性低血壓病可有疲乏、無力、頭痛、頭暈、心前區隱痛或不適、神經功能障礙、內分泌功能減退等多種表現。
低血壓分為生理性低血壓和病理性低血壓。生理性低血壓常見于體弱多病者,比如體型偏瘦的女性,以及體質比較衰弱的老年人。由于突然改變體位引起的體位性低血壓,容易繼發于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久病臥床的患者,體位性低血壓也屬于生理性低血壓。病理性性低血壓常見于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肌缺血,暈厥等一些疾病。
輕者可以沒有任何癥狀,重者可出現精神疲憊、頭暈、頭痛,甚至暈厥,夏季氣溫較高時更明顯。同時伴有低灌注的癥狀。這些癥狀包括頭暈、頭昏、視力模糊、乏力、惡心、認知功能障礙、心悸、頸背部的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