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無法痊愈的慢性病,需要一輩子服藥控制,目的是要把血壓控制在理想范圍內,以避免因并發癥的發生而折損壽命及生活質量。血壓藥要天天定時定量吃,才能使血壓持定,不會越吃越低。
高血壓停藥的標準如下:
對于有高血壓病的人來說,停止使用降壓藥物是有一定的限制的,如果出現下列三種情形,可以適當的停止使用。一、高血壓患者的血壓低于110mmHg時,出現了較大的降低。二,70多歲的人群,其心臟收縮壓低于120mmHg,80歲以后,其血壓低于130mmHg。三,高血壓病人有外周血管阻塞,特別是頸內血管阻塞,或是有冠心病,心絞痛,并且在不穩定期,血壓低于140mmHg,并且血壓下降,會導致眩暈和疲勞,需要改變原有的用藥種類和用量。
高血壓患者停藥后,大概3天-1周的時間就會回升。
原發性高血壓指無明確誘因導致血壓增高,通常病人需長期用藥,血壓控制穩定后,亦不可私自停用。對于已經出現癥狀和體征的高血壓病患者來說,可以根據病情變化調整用藥劑量。降壓藥物具有體內代謝周期的特點,最后一次用藥后約3天,血壓也許還不上升。于人體血藥濃度仍維持在某一高峰,三天到一周左右,藥物在機體內代謝充分,血壓會上升。
高血壓病人停藥的危害通常是導致血壓波動較大。
高血壓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病癥,需要長期按時、按量地服用藥物,以控制血壓。高血壓病人不能隨便停藥,以免血壓不穩定,避免血壓升高,防止引起心血管疾病,避免導致心腦腎、微血管等靶器官出現并發癥。所以要牢記終生服藥的原則,按時到醫院復查,嚴格按照醫生的要求吃藥,不能隨意停藥、換藥。
高血壓病人一經診斷,則需長期使用降糖藥,堅持治療。
甚至高血壓患者,血壓保持在正常值,亦不能停用藥物。因此,對于高血壓的患者來說,必須要定期監測自己的身體情況,及時調整用藥方案和劑量。高血壓病人一經診斷,多數需長期服降壓藥物。對于患有高血壓的人來說,要定期檢測自己的病情是否有好轉的趨勢,如果發現癥狀沒有明顯改變,就要及時去醫院就診,醫生會建議患者停用降壓藥,并對其加強護理。還要注意飲食,高血壓患者不可以用太油,需忌食辛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