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病人應首先進行心電圖檢查,心肌酶和肌鈣蛋白檢查應改善,心肌梗死應排除,必要時應改善心臟彩色多普勒檢查,以查看是否存在室壁功能障礙或室壁瘤等。應進行冠狀動脈cta或冠狀動脈造影檢查以確定冠狀動脈病變和嚴重程度,必要時可進行支架植入或搭橋手術以打開病變血管,并在冠心病心絞痛發生時進行正常藥物治療、飲食治療和適當運動。
心絞痛首先需要做心電圖的檢查,如果心電圖存在明顯的動態演變,還需要做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及肌鈣蛋白,冠脈ct等檢查,心絞痛主要表現為前胸陣發性、壓榨性疼痛,勞動或情緒激動時常發生,每次發作持續3到5分鐘。
老年人心絞痛要做以下檢查,具體分析如下:
1、心電圖:ST段下降或T波反轉,而變異型心絞痛患者則有短暫的ST段升高。
2、心梗三項:心絞痛患者的三項指標都是正常的,肌鈣蛋白低于0.2μg/L,肌酸激酶同功酶0-25U/L,肌紅蛋白6-85μg/L。
3、胸部X光:能準確地判斷出心臟的形狀、大小,以及肺部的狀況。
4、心臟彩超:心臟彩超主要是為了觀察心臟的血流,觀察到左室壁的運動異常。
心絞痛需要做心電圖的檢查,如果心電圖存在明顯的動態演變,還需要做冠脈ct等一系列相應的檢查,檢查后再按著檢查結果進行相應的治療。心絞痛主要表現為前胸陣發性、壓榨性疼痛,勞動或情緒激動時常發生,每次發作持續3~5分鐘。
心絞痛常見的檢查方法有:常規心電圖、平板運動心電圖、24個小時動態心電圖、心臟負荷試驗、心機核素顯像、冠狀動脈CT或冠狀動脈造影術等。
心絞痛病人的心電圖一般都是很好的,只是在發作期出現了變化,所以在發病的時候做心電圖是很重要的;到了醫院后,如果沒有明顯的表現,可以進行一些鍛煉,比如跑活動平板、踏車等,等心絞痛的表現后,可以進行心電圖檢查,或者是服用一些能引起心肌缺血的藥物進行治療,然后通過核素心肌顯像來判斷心肌的缺血性變化。CT能顯示血管是否有狹窄,但要作更細致的檢查,以確定其是否有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