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心臟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可以通過對因治療。
心臟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是指心電圖上QRS波大于0.12秒,同時伴有右束支傳導阻滯。在臨床上,如果病人出現了嚴重的右束支傳導阻滯,并且在各項檢查中沒有發現任何心臟器質性病變,那么就可以定期進行治療。如果病人突然發生了右束支阻滯,應及時發現其原因和誘發因素。
臨床上以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較為多見。
對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治療首先需積極查找原因或誘發因素,針對原因或誘發因素采取治療措施。臨床常見誘發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原因有心肌炎,心肌梗死和中毒,其誘因有肥胖,呼吸睡眠暫停綜合征和并發房室傳導阻滯。
如病人經治療原因和祛除誘因,仍然有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時,需以動態心電圖(DCG)監測有無并發其它房室傳導阻滯現象,此種情況如嚴重者需裝起搏器處理,如無嚴重者可定期追蹤。
一般情況下,右束支傳導阻滯的患者可以通過一般治療、安裝起搏器進行治療。具體分析如下:
1.一般治療:部分右束支傳導阻滯的患者如果沒有其他明顯癥狀,只需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規律作息、保持適量運動、維持正常免疫力即可。
2.安裝起搏器:部分右束支傳導阻滯患者,可能會出現心慌、心悸、頭暈等癥狀,此類患者就需要通過安裝起搏器來緩解病情。
建議患者在治療期間,多喝溫水、多休息,盡量少吃或不吃油膩、辛辣的食物,不得飲酒或含有酒精的飲料,以免誘發其他疾病。
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不需特殊治,臨床上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比較常見。對于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治療,首先需要積極尋找病因或誘因,并針對病因或誘因進行治療。臨床上常見的誘發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病因包括心肌炎、心肌梗死、中毒等。
如果出現頻發的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且經過各種檢查未發現心臟器質性病變的情況,可以定期復查而不需采取處理;若患者突然出現完全性右束支阻滯,需積極尋找病因或誘因,并針對病因或誘因進行治療。
先天性心臟病患者伴有右束支傳導阻滯需要考慮合并了右心增大及肺動脈高壓的情況,需要盡快查明原因并治療。可選擇的治療方案有手術治療及藥物治療。手術可以改善先天性心臟病的情況,藥物治療主要是改善肺動脈高壓及防止右心衰。如果沒有上述的問題,單純右束支傳導阻滯無需治療。排除了其他原因的單純胸悶,可考慮選用參松養心膠囊這類藥物來改善,該藥物具有多離子通道阻滯與非離子通道整合調節作用,能調節自主神經,改善心肌供血和心室重構問題,有效改善心律失常的情況,且安全性較高,適合長期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