脈壓差在25至60毫米汞柱之間都是正常的,身體沒有不適的感覺,也不需要特別的治療,如果頭暈的癥狀,到醫院檢查一下腦ct,腦多普勒,血壓,血糖,血脂,心電圖看看,根據檢查結果對癥治療。
血壓是指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作用于單位面積血管壁的側壓力,它是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動力。正常成人安靜狀態下的血壓范圍較穩定,正常范圍收縮壓90-139mmHg,舒張壓60-89mmHg,脈壓30-40mmHg。
血壓高低壓正常范圍為,高壓正常范圍為90-140mmHg,低壓正常范圍為60-90mmHg。高壓即收縮壓,低壓即舒張壓,高壓大于等于140mmHg和或者低壓大于等于90mmHg定為高血壓。高壓小于等于90mmHg,低壓小60mmHg,定位低血壓。
血壓高低壓相差大可選用時效長、降壓穩、副作用小、對心腦血管有保護作用的藥物,血壓高低壓相差大會引起脈瓣關閉不全、主動脈硬化、甲亢、嚴重貧血、風濕性心臟病、高血壓心臟病等疾病,平時注意飲食上應低鹽、低脂,避免精神刺激,控制體重。
測量血壓的高壓和低壓差距是收縮壓與舒張壓的差值,正常成年人脈壓差約為30~40毫米汞柱。脈壓差大于60毫米汞柱稱為脈壓差過大。平時應注意高血壓降壓治療,既要積極又要慎重因為降壓后舒張壓可能就過低了。
正常血壓高壓在90一120mmHg,低壓在60一90mmHg,因此高壓96mmHg低壓64mmHg的患者是正常的。
血壓偏低是由身體因素造成的。有些人可能是因為基因原因,不會有明顯的頭暈、無力等癥狀。姿勢也會導致血壓低,從躺著突然站起來,或者長期站著,常見于重病之后,身體虛弱的人。不管是血壓高還是血壓低都要及時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