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指18歲以上任何年齡的成年人,非同日3次測量診室血,壓收縮壓大于等于140mmHg和舒張壓大于等于90mmHg就為高血壓。高血壓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低血壓是成年肱動脈收縮壓小于90mmHg,就為低血壓。
高血壓過高,會導致腦出血的。低血壓由于血壓過低,往往會導致身體重要器官的灌注不足,會出現頭暈、心慌、胸悶,甚至當血壓過低時可能會出現低血容量性休克,會突發意識喪失、昏迷。
如果正常人的血壓低很多人都不會有癥狀。如果有癥狀大多數表現為頭暈和四肢無力。然而,高血壓在中老年人中非常普遍。大多數癥狀表現為頭痛、惡心,甚至全身不適。嚴重可能會發生腦出血或腦梗塞。因此應該積極控制。低血壓是沒有任何癥狀的。
高血壓變低血壓原因可能是高血壓藥物劑量過大導致的,還有可能是飲水不足或者出汗過多、發熱導致的脫水,也可以引起血壓的臨時變低,如果是高血壓藥物劑量過大,將降壓藥劑量適當減少就可以,如果是脫水,要多飲水,或者輸液補充液體就可以改善。多吃果蔬,按時按量服藥。
低血壓和高血壓的區別主要是根據血壓的變化情況來判斷的。如果想確定是高血壓還是低血壓的問題,只要測量血壓就可以確定,可以用數值來判斷,數值的變化情況是比較準確的。
高血壓在早期可沒有任何臨床癥狀,隨著血壓的升高和時間延長,可能會出現頭暈、頭痛、惡心、嘔吐、耳鳴、心慌、胸悶等不適癥狀。如果出現并發癥,如心絞痛會出現心前區的壓迫、疼痛感、汗出、周身乏力感。如腦梗塞會出現頭痛、耳鳴、周身乏力甚至肢體癱瘓。低血壓大多沒有癥狀,部分病人會出現心慌、汗出、乏力、頭暈、暈厥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