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風寒感冒,按照中醫理論是感受了風寒之邪,“寒性收引”,所以風寒感冒多表現為疼痛的癥狀。
出現了這種現象,一般都會有發熱癥狀隨后出現。風寒感冒是寒邪襲表,就會出現身體發冷的現象,稱為寒戰。由于寒邪是能夠郁閉腠理的,也會出現全身骨骼、肌肉酸痛的情況,以及出現頭痛。寒邪比較重的時候,這些地方疼痛就會比較重。
風寒感冒的癥狀為發熱輕、肢體酸痛、噴嚏流涕、咳嗽、痰多稀白、苔薄白而潤、脈浮緊等。可以熬一碗濃姜湯,可以在其中放一些冰糖或者紅糖來調味和中,有些人不能耐受生姜的辛辣,就可以用一些輔助的藥物。
風寒感冒多見于秋冬,主要表現為流清鼻涕、痰液稀薄白色、舌苔薄白、喉嚨癢等,一般癥狀較輕,咳嗽一般是干咳,表現為腹部冷痛、小便清長等;風寒感冒者還可能出現體溫升高,但程度一般為輕度或中度,發病期間很少出現出汗、身體發冷、全身酸痛等癥狀,喜歡吃熱的食物和飲料。而辛溫解表、宣肺散寒是治療風寒感冒較為有效的方法。
風寒感冒中醫稱為傷風,是由于感受風寒之邪外襲、肺氣失宣所致。風寒感冒多傾向于表證,患者自覺怕冷,多加衣被,或近火取暖,仍感寒冷不能緩解,發熱很輕微,身體無汗,頭痛,肢體酸痛或鼻塞,聲音重濁,或鼻癢打噴嚏,流清稀的鼻涕,嗓子癢,咳嗽,有痰為白色,舌苔薄白,脈浮緊。
風寒感冒主要是因為身體疲乏,免疫力低下而感受風寒之邪導致的,通常會表現為發熱較輕而惡寒重,需要蓋很多被子才會舒服、肌膚發緊、頭身痛、流清涕、苔薄白脈浮緊等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