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口服藥物在胃腸道的吸收,需要大約2小時左右。為了避免藥物間的相互作用,退燒藥和感冒藥的服用時間,至少間隔2小時以上即可。如果退燒后再次發燒,需要間隔六小時左右再用藥。感冒是常見病和多發病,建議按照醫院接診醫生的醫囑按時用藥治療。
如果患者感冒并伴有發燒的癥狀,是可以把感冒藥和退燒藥一起吃的,如果體溫在38.5度以上,可以考慮吃退燒藥進行降溫,可以吃布洛芬,要按醫囑進行服藥,避免藥物過量出虛汗的癥狀,如果體溫不超過38.5可以不吃退燒藥,用物理方法來進行降溫,比如貼退燒貼和用冷毛巾敷額頭,如果體溫到39或40度,一定要到醫院就診,長時間的高燒會引起器官衰竭,威脅到個人生命安全。
在使用感冒藥和退燒藥的時候,間隔時間一般是4到6小時左右。當體溫超過38,5以上的時候,需要單獨使用足夠劑量的退燒藥降低體溫。同時使用感冒藥和退燒藥,會加重退燒藥類藥物的劑量,增加肝臟和腎臟的負擔,使其受損,所以一般要間隔4到6小時使用。
感冒藥一般8個小時喝一次。感冒的藥物有很多種,如板藍根、雙黃連、蒲地藍等中成藥物。一天三次,間隔八個小時一次,保持血液中的血藥濃度。抗病毒藥物與以上兩種藥物的口服時間是一樣的,一般是一天一次,第二次間隔24小時。建議根據藥物的用法、用量的說明進行詳細地分析。同時服用感冒藥物,一般需要7天左右,感冒5-7天就可以了,而抗生素類的藥物一般需要5天。
服用感冒藥期間不可以喝酒,感冒時本身體質較弱,抵抗力低下,酒屬于辛辣刺激性物質,會加重上呼吸道癥狀,不利于病情緩解。并且感冒藥中一般含有解熱藥物,與酒精相遇會發生化學反應。
感冒藥藥效一般是12個小時。具體藥效的時間也需要根據感冒藥成分決定,不同成分的感冒藥效也會有一定的差異,通常感冒藥效也跟服用的次數有很大的關系,再服用感冒藥時,也需要按照醫生的指導或者說明書服用,不可以私自的加大藥量或者擅自停藥,在吃藥時也需要做好飲食的調整,不能夠吃油膩和辛辣的食物,這些食物都會影響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