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全身發熱時,可以用體溫計進行體溫檢測,腋下溫度高于37℃2,說明孩子有發燒,一般是由呼吸道感染引起的,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咽炎、喉炎、鼻炎等。包括支氣管炎、肺炎在內的下呼吸道感染。
還有可能是泌尿系統的感染,主要表現為哭鬧、腹痛、尿頻、尿急、尿痛、血尿。消化道感染可能會出現惡心、嘔吐、腹痛、拉肚子等癥狀,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
感冒期間感覺身體發熱,但是體溫卻很正常,是由于身體的免疫系統下降所引起的,是初期感冒的癥狀,就是平時所說的內熱癥狀。長期的生活壓力大,精神緊張,睡眠不足就會導致抵抗力下降,出現以上癥狀。一定要引起患者的重視,每天保證充足的睡眠,飲食要健康有規律,攝入足夠的蛋白質,水分,以及維生素等,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來抵御疾病。
常見的內火過剩導致的不適,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也有關系,可以到相關機構進行檢查就可以確診,也可以吃點清熱瀉火,調理神經的藥物就可以治愈,多吃清淡食物,注意勞逸結合,加強體育鍛煉就可以改善。
寶寶發燒時,手腳發燙,屬于身體新陳代謝加快,皮膚粘膜毛細血管擴張所致。
體溫上升期會有手腳冰冷,目前已經進入了急性期,這時候要注意多飲水,保持室內溫度、濕度,同時可以口服布洛芬混懸液、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兩個小時后,再量一次,正常情況下,寶寶出汗、尿尿后了就可以緩解不適癥狀,身體的溫度也會開始恢復正常。
寶寶發燒手心腳心發熱是因為寶寶末梢的循環血量會增加,所以寶寶的散熱也會通過皮膚來增加。這個時候手腳發熱是寶寶散熱的一個正常表現,不用特別擔心。但是需要注意一點的是,如果說發燒期間我們發現寶寶手腳發涼,這個我們就要警惕了,因為手腳發涼是末梢血管收縮的表現,說明寶寶體內循環血量是不夠的。
手心腳心發熱,是因為濕熱淤積體內,和成人不同的是,孩子的濕熱往往就是從食而來,孩子脾胃弱,往往消化不良,淤積體內就生濕熱,所以治療脾胃消化不良為主,加之清除濕熱,陰虛的主要癥狀是手心腳心發熱,或者晚上睡覺盜汗,這些都是陰虛的癥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