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低燒的癥狀除了發熱之外,根據引起低熱的原因以及伴隨的其他的表現,比如夜間盜汗、體重下降、全身乏力、咳嗽、咳痰、心跳加速、心慌、氣短、關節肌肉的酸痛、皮疹、淋巴結腫大、口腔皰疹等。
一般來說,寶寶發低燒有面部發紅、呼吸加深加快、身體發燙、頭發燙、四肢冰涼等表現。在哺乳期間,嬰兒的唇部與胸部有一定的接觸,若發現嬰兒的唇部發熱,與平常的體溫不符,則要進行腋窩體溫的檢測。使用水銀溫度計在胳膊下面量十分鐘,再進行數據采集,體溫高于38°5是中等程度的發熱,可以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對乙酰氨基酚顆粒進行退燒,同時要多飲水,兩個小時后再進行體溫檢測。
此外,如果出現嚴重發熱的情況,建議家屬及時帶寶寶前往醫院就診,切勿拖延。
一般情況下,小兒發熱,有多種臨床癥狀。腋下的溫度不會高于38.1℃時,有些孩子是沒有任何異常癥狀,但是當父母撫摸孩子的頸部后背時,會感到孩子發燒。有些孩子會出現臉色潮紅、食欲減退、惡心、嘔吐等癥狀。有的嬰兒出現疲倦、情緒低落等癥狀。還有一些嬰兒會在發燒時會出現痙攣,驚厥等癥狀。一般情況下,孩子的發燒會有不同的癥狀,建議家長及時帶嬰兒去醫院就診,查明病因后對癥治療。
低燒是體溫高于正常值,在38度以下的發燒。低燒的原因一般是由于病毒、細菌感染,慢性咽喉炎或者泌尿系統感染等因素所引發的,部分人群也可能是生理性的低燒。低燒的癥狀一般會出現渾身乏力、肌肉酸痛、精神萎靡、食欲低下,有的人群還可能會伴有咳嗽、出虛汗等癥狀。
一般來說,五月大寶寶發低燒有以下癥狀。
五個多月的嬰兒出現了高熱,有些孩子沒有身體不適,精神狀態比較好;有些人則會有臉色發紅、身體發燙、手腳冰涼、嗜睡乏力等癥狀。如果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可以自由遵醫囑使用利巴韋林顆粒、二丁顆粒等藥物治療。
家長應該讓患兒注意休息,保持環境安靜和室內空氣新鮮,適當到戶外活動,增加抗病能力,飲食宜清淡、易消化、富含營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