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是指終末氣道,肺泡和肺間質的炎癥是由細菌,病毒,真菌等致病微生物或者接觸放射線,吸入性異物等引起,主要表現為發熱,咳嗽,咳痰,痰中帶血,呼吸困難等癥狀。需要檢查血常規,C反應蛋白,痰培養,胸片或胸部CT加以明確。如果是細菌性肺炎,需要結合藥物治療。
對于急性肺炎,可以通過口服消炎藥物進行治療。同時還要注意身體的變化,如果體溫高于38.5℃,可以吃一些退燒藥,多喝水,可以多吃一些淡鹽水。平時一定要吃清淡的食物,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咳嗽時可以服用一些止咳化痰的藥物。肺炎期間要多休息,保持充足的睡眠、足夠的營養。補充足量的水分。通過這些措施,可以增加患者的抵抗力,對肺炎的恢復是有好處的。
急性肺炎一般分三度,1、輕度以及部分中度患者初始癥狀可能比較輕,可以門診治療、口服藥物或者輸液;2、中度以及部分重度患者有明顯癥狀時需要住院治療,避免病情繼續發展加重;重度患者肺炎侵犯范圍廣,如果有其他基礎疾病可能會導致肺炎加重,不能掉以輕心,需要及時到醫院找專科醫生診治。
急性肺炎引起的原因有很多,第一可能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導致的,病原主要包括病毒或者衣原體等,是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也可以分為大葉性肺炎和小葉性肺炎。第二種情況主要是自身的免疫力下降,正常人的肺部都有免疫防泄功能,如果免疫力下降也會引起急性肺炎。第三,小兒呼吸道生理因素,比如鼻炎氣管為支氣管狹窄、肺組織分化不全、彈力纖維不發達等,這些情況都能夠引起急性肺炎。
急性肺炎一般7~10天能好。主要是會選擇抗生素以及抗感染的方式進行治療,在選擇抗生素時會選擇敏感的抗生素,比較常見的藥物有青霉素以及頭孢類。也可以結合化痰藥物,例如氨溴索,通常在治療兩天左右,體溫會逐漸下降,而且咳嗽也會得到改善。再改善之后還需要做好飲食的調整,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并且多吃一些含有蛋白的食物,不要吃油膩的食物,也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