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汗后汗液蒸發會吸收熱量,導致體溫下降,從而起到退燒作用。但不一定就是病情控制了。所以還要繼續讓寶寶口服抗感冒藥物治療,要注意適當讓寶寶多喝點水,多吃水果蔬菜,不吃油膩,煎炸和膨化食品,什么時候沒有鼻塞流涕,并且沒有發燒癥狀,就應該是病情恢復了。
孩子發燒適量出汗比較好。因為在孩子發燒的時候,身體體溫會跟著升高,引起體內水液的蒸發,以汗液的形式排出體內,這樣汗液也會帶走一部分體內的熱量,有助于孩子的降溫,但是如果汗液流出過多,會造成脫水,導致孩子嘴唇發白、面色發白。
小孩子發燒出汗,一般是在退燒,此時要做好預防措施:
1.不要出汗過多,否則會導致身體衰竭,也就是所謂的“血容量不夠”,小孩出現頭昏、乏力、精神差等癥狀,建議及時服用淡生理鹽水和服用補液鹽。
2.大量出汗會導致電解質失調。雖然汗液中鈉、鉀含量比較低,但如果經常出汗會導致低鈉、低鉀。
3.小孩出汗過多會導致尿量減少,從而加劇尿路的表現,比如尿頻,尿急,尿疼,甚至會導致尿結石;
4.出了一身的汗要注意給小孩做好換氣的準備,避免再次著涼。
孩子發燒不出汗應該散熱。因為小孩的散熱機制不健全,如果在發燒時捂多了,會導致熱散不出去,令熱度更高,嚴重的還會出現脫水、昏厥等現象。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點發熱,最初應該通過一定的物理方法給他們降溫,比如適當給孩子減少衣被,用37攝氏度左右的溫水給孩子擦身,如果是夏天則要開窗開風扇通風,但切忌對著孩子吹。如果不能有效降溫的話,就要立刻去醫院,在醫生的配合下,先找出孩子發燒的病因,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建議:孩子發燒后下先進行物理退熱操作,然后去醫院就診,由醫生診斷治療。
一般情況下,孩子發燒快速出汗,可以通過增添衣服、使用藥物等方式來達到目的。具體內容如下:
1.增添衣服:當孩子處于發燒的體溫上升階段,可能會存在發冷的情況,家長可以給孩子增添衣服,注意保暖,從而實現快速出汗的目的。
2.使用藥物:家長還可以通過遵醫囑使用小兒布洛芬栓、對乙酰氨基酚干混懸劑、清熱解毒口服液等藥物來幫助孩子發燒快速出汗。
發燒的時候出現出汗的現象,先不要過于緊張,說明身體對于溫度還具有一定的調節作用。出汗的時候可以帶走體表多余的熱量,因為水分在體表蒸發的時候可以帶走一部分熱量。出汗的時候毛孔也是張開的,機體的散熱也會增加,對于發燒還具有一定的退燒作用。出汗如果比較多,導致衣物或者被褥潮濕,需要及時更換,以免發生受涼的現象,反而會加重發燒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