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一般有白細胞生成減少,白細胞成熟障礙,白細胞破壞過多,白細胞分布異常。白細胞減少可導致抵抗力下降,如果白細胞極少,可造成難于控制的嚴重感染危及生命。
白細胞減少癥的發病原因包括生物學因素、環境因素、藥物因素、疾病因素等。根據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程度可將白細胞減少癥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輕者一般無特殊癥狀,多表現為原發病癥狀;中度和重度病人易發生感染并出現疲乏、無力、頭暈、食欲減退等。
白細胞減少癥,是指外周血白細胞絕對值計數持續低于4.0×10^9/L。中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主要成分,所以中性粒細胞減少常導致白細胞減少。輕度減少的臨床上不出現特殊的癥狀,都表現為原發病的癥狀,而中度和重度減少者易發生感染和出現疲乏、無力、頭暈、食欲減退等非特異性的癥狀。
常見的,白細胞減低其與多種因素有關,比如近期有過感染,經常染發,接觸有毒有害的物品比如油漆、裝修材料,新裝修的家具等。另外服用某些藥物比如化療藥、治療甲亢的藥物等,其次血液系統疾病也可能引起白細胞減低。
當周圍血液的白細胞計數持續低于4.0×109/L以下時稱為白細胞減少癥。由于白細胞中的成分主要是中性粒細胞及淋巴細胞,尤以中性粒細胞為主,故大多數情況下,白細胞減少是中性粒細胞減少所致。當中性粒細胞計數低于(1.5-1.8)×109/L時,稱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包圍、吞噬、消滅細菌的功能,故白細胞有人體“白色衛士”之稱。可見白細胞數減少,就會削弱人體抗菌能力,容易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