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血病人根據血紅蛋白計數把貧血分為輕度,中度,重度和極重度貧血。血紅蛋白為90克每升以上的為輕度貧血。90-60克每升為中度貧血,60克每升以下為重,度貧血,30克每升以下為極重度貧血。血紅蛋白低于60g/L,如果貧血癥狀明顯,如乏力,心悸等,需要輸注紅細胞。貧血病人需要找到貧血的原因,才能給予對癥治療才能從根本上恢復貧血。
貧血分為三種。屬于血液的造血功能不好或是造血原料的缺乏。還有就是屬于紅細胞的破壞增多,由于紅細胞壽命縮短,破壞過度出現貧血,主要以溶血性貧血為主。在一個是病態的貧血的。
貧血有很多種,缺鐵性貧血、營養不良性貧血、出血性貧血、血液疾病引起的貧血和其他疾病引起的貧血,但是,如有貧血,還是到附近醫院的血液科進一步檢查,查明貧血原因,明確診斷,并在醫師的指導下積極進行對癥治療。
營養不良性貧血,病因:許多女性過分控制飲食,對肉類、雞蛋和牛奶不敢沾,甚至連植物油也吃得少,長期以青菜、蘿卜之類素食為伍,從而導致貧血。缺鐵性貧血病因:鐵是造血的重要微量元素,膳食中缺鐵是貧血的主要原因。另外鉤蟲感染、胃腸吸收不良、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病出血、痔瘡出血以及婦女月經過多、青春期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均可造成缺鐵性貧血。
貧血主要是根據血紅蛋白的值來判斷分級,血紅蛋白的值應該在110~160g/L,如果化驗的結果在90~110g/L之間,屬于輕度貧血,在60-90g/L,屬于中度貧血,如果化驗結果低于60g/L以下,就屬于重度貧血,如果在30~60g/L之間,就屬于極重度貧血,可以根據貧血的嚴重程度采取治療。
貧血分為以下種類型:按發病機理可分為:造血不良性貧血:如再障;紅細胞過度破壞造成的貧血:如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失血過多造成的貧血:如潰瘍或腫瘤引起的消化道出血等。按細胞大小形態可分為:大細胞性貧血,如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正常細胞性貧血,如溶貧、再障等;單純小細胞性貧血如慢性感染性貧血。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如缺鐵性貧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