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況下,血小板大于50乘以10的9次方每升時,自發性出血的幾率較小。而血小板低于30乘以10的9次方每升時自發性出血的幾率明顯增加。特別是血小板低于20乘以10的9次方每升時,往往伴有自發性出血,例如皮膚粘膜紫癜,瘀斑,月經持續過多,鼻出血等。因此,血小板低于20乘以10的9次方每升,并且伴有出血情況時需要輸注血小板治療。
血小板小于30,尤其是小于20的時候,出血風險成倍增加,有自發性出血的可能,皮膚黏膜出血,臟器出血,甚至腦出血。其中皮膚黏膜出血危險較小,一旦出現鼻出血、口腔出血,需要提高警惕,積極輸血小板治療。
血小板低于3萬/毫升時,就需要給予治療。血小板低會產生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這是兒童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如果不及時治療,孩子往往會有生命危險。血小板低,發生出血的幾率相對偏高。
血小板低于50出血風險就會增加,帶來危險。血小板過低的時候,沒有足夠的能力來止血和凝血,就會造成出血不止或者是內臟的自發性出血,對于健康具有危險性。血小板一旦出現減少的趨勢,就應該及時的進行復查,并且積極的尋找原因。如果低于30就應該及時的進行輸血治療。
如果血小板低于3萬/mm^3,就是比較危險的情況。可能會發生自發性的出血,表現為皮膚黏膜的出血,有時候會出現牙齦、鼻腔的出血,嚴重者會出現內臟的出血、嘔血、黑便、尿血、腦出血等。
血小板最低的人接近為0,正常人是100到300乘10的9次方/升。引起血小板低的原因不少,比如再障,MDS,白血病,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紅斑狼瘡等自身免疫病,感冒發燒等均有可能。現在先手工復查血小板數量,如果確實偏低,應當檢查腹部B超,骨髓涂片,免疫抗體譜初步查找原因。不同的原因治療方法也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