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血紅蛋白含量,就是指外周血中平均每個紅細胞內含有的血紅蛋白量。正常范圍是27-34PG,低于27PG就是平均血紅蛋白量偏低。平均血紅蛋白量降低就說明紅細胞內含有的血紅蛋白量減少,最常見的就是鐵元素缺乏引起的缺鐵性貧血,缺鐵性貧血越嚴重,平均血紅蛋白量越低,經過補鐵治療以后,紅細胞能夠利用鐵元素合成血紅蛋白,平均血紅蛋白含量偏低的情況就會改善。
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是用來判定貧血的指標之一,如果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平均紅細胞體積,平均紅細胞血紅蛋白濃度均偏低,考慮為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多見于缺鐵性貧血。
平均血紅蛋白偏低可能有貧血導致的。貧血大多是由于對于生活中飲食挑食,脾胃不好,導致營養物質缺乏,體內缺少鐵元素,所以容易導致貧血,導致出現血紅蛋白濃度偏低的現象出現。
有貧血。積極尋找和去除病因是治療貧血的首要原則,如慢性失血所致缺鐵性貧血,只有去除原發病,如功能性子宮出血、消化性潰瘍出血等,才能達到糾正貧血并徹底治愈的目的。
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偏低表示每一個紅細胞血紅蛋白含量下降,也就是低色素性的貧血,最常見的原因就是缺鐵,除了缺鐵之外,還有慢性病貧血,地中海貧血以及鐵粒幼細胞性貧血,也可以出現低色素性貧血。要綜合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含量MCV、MCH來綜合判斷,并且進一步包括缺鐵這四個疾病之間進行鑒別,進一步鑒別最常用的手段就是查血里的鐵蛋白,血清鐵含量。
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偏低是缺鐵性貧血多見于營養不良,育齡期婦女、兒童的鐵劑攝入減少或供應不足造成的,地中海貧血有家族遺傳史,通常父親或母親有地中海貧血基因攜帶的家族史也會造成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