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蛋白包括血紅蛋白和血漿蛋白兩大類,其中血紅蛋白正常值是成年男性120-160g/L,成年女性110-150g/L,低于正常范圍就是貧血。血漿蛋白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正常范圍是60-80g/L,其中,白蛋白正常值是35-50g/L,球蛋白正常范圍是20-30g/L。臨床上血漿蛋白降低主要是由于白蛋白降低引起的,血漿蛋白濃度增高,主要與由球蛋白濃度增高有關。
白蛋白是血漿中最主要的蛋白質成分,占血漿總蛋白的一半,肝臟每天能合成白蛋白大約120mg/kg,正常值約為40-55g/L。當肝細胞功能損害合成減少時,或者腎。臟病變漏出增多時,或者營養不良、慢性病消耗增加時,均可導致白蛋白降低。當白蛋白低于30g/L時稱為低白蛋白血癥,此時會引起肢體浮腫、漿膜腔積液等臨床表現。
白蛋白是維持機體營養和滲透壓的重要物質。正常健康人白蛋白的值為35-51g/L。而白蛋白增高常見于嚴重失水,如嚴重的嘔吐、腹瀉、高熱等,血液濃縮所致。白蛋白降低可見于惡性腫瘤、重癥結核,營養不良,肝臟合成功能障礙。總之蛋白在正常人維持在一個窄小范圍內,不論升高或降低都要查明原因,積極治療。
糖化血紅蛋白能夠反映過去2~3個月的平均血糖濃度。正常情況下糖化血紅蛋白在4%-6%之間。糖化血紅蛋白檢查對糖尿病有很大的幫助。糖化血紅蛋白升高提示糖尿病控制不良。
糖化血紅蛋白檢查前一天要注意飲食清淡,不要攝入過于辛辣、油膩等食物,且不要抽煙喝酒,晚上10點以后不能吃東西,不能喝水,第二天早上空腹檢查。
兒童血紅蛋白正常值是110-160g/L。
正常情況下,孩子的血紅蛋白值是110-160g/L,新生兒是170-230g/L,以后會慢慢的降低,4個月后,孩子的血紅蛋白會降到110-160g/L。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的搭配,避免出現偏食,輕微的貧血可以通過食物來補充。如果出現中度以上癥狀,可以到正規的醫院進行藥物治療。輕微的貧血不需要吃藥,只要多吃一些有補血作用的食物,比如牛奶、黑豆、紅棗等,多吃一些有營養的東西,比如牛奶、黑豆、紅棗等。如果是營養性缺鐵性貧血,可以多吃一些含鐵的食物,并多吃一些鐵質的食物。
血紅蛋白含量是人體是否貧血的重要判斷標準,8個月寶寶血紅蛋白的正常值在110g/L-160g/L。
寶寶的血紅蛋白在110g/L以下,可以確定寶寶有貧血的情況。寶寶血紅蛋白低要排除病理性因素。排除病理性的血紅蛋白含量低以后,可以進行食補幫助寶寶補充血紅蛋白。吃母乳的寶寶,媽媽要適當多吃菠菜、瘦肉等鐵元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寶寶喝配方奶粉的,把鐵、維生素含片研磨成粉加入奶粉一起喂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