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血小板數量輕度偏高,并且伴有感染、發熱、出血以及外傷等情況,很可能是由于這些因素引起血小板反應性增高,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只要誘發因素祛除,血小板的數量就會逐漸的降至正常。
血常規的指標有很多,主要包括,白細胞、紅細胞、血紅蛋白和血小板,其次還有與這些主要指標相關的一些亞指標,出血小板增高是由于炎癥反應刺激,引起骨髓造血增強有關,無需特殊治療,隨著炎癥控制,血小板會逐漸恢復正常。
在人體內,血小板是最微小的一種,具有抑制和凝固作用。100*10^9是血小板的數值。如果孩子的血小板比較高,一般不會超出500*10^9,可以考慮到生理上的反應性血小板升高。在缺鐵性貧血、各種慢性炎癥感染、外傷、骨折手術、脾切除術以后,都會出現反應性血小板升高。需要定期做血液常規,當血小板計數超過500的時候,需要做進一步的骨髓穿刺,以確定是否有骨髓增生性病變。
生理性的血小板偏高,一般不需要醫治。如果是病理性增高,一般是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屬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可以給予羥基脲進行降低血小板診治,必要時可以用藥物來進行免疫抑制診治。
血小板比容是指外周血中全部血小板的容積,由于血液濃縮引起的血小板比容相對性偏高。常見于嚴重嘔吐、腹瀉等機體脫水的情況,只要給予積極的補液,比如補充生理鹽水、林格氏液等,血容量擴張以后,升高的血小板比容就會逐漸降至正常范圍,對人體沒有明顯的影響。
血小板計數偏高可以通過藥物治療,重要的是需要將誘發因素祛除。血小板計數偏高有可能是因為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骨髓纖維化早期,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等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