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轉移癌又稱為轉移性骨腫瘤,通俗來講,就是指身體其他部位的惡性腫瘤轉移到骨骼形成了骨的腫瘤,常見于老年人,部位是脊椎、骨盆和股骨。乳腺癌、肺癌、前列腺癌是最易轉移形成骨轉移癌的疾病。
骨轉移早期可能不會有明顯的疼痛,很多是在常規檢查的時候發現的,可以做局部核磁共振檢查,還有全身骨掃描ECT。但是隨著骨轉移病情的進展,可能會出現持續性骨痛,用一般的止痛藥物可能效果不好。
骨轉移癌的治療原則,應該是因病情而異的全面綜合治療,主要包括放射治療、化學治療、止痛藥物治療、神經阻滯、神經毀損、手術治療等。治療中應當重視對患者的心理治療,積極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常見的轉移部位是椎體和脊柱,可引發相應部位神經根的壓迫,引起小便困難、坐骨神經痛等。轉移到四肢的近端骨,包括上肢的肱骨和下肢的股骨等,可引起相應部位的疼痛?梢l腰骶部和骨盆、髂骨等部位的疼痛。
骨轉移癌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早期發現骨轉移癌時,可通過骨骼保護類藥物進行治療,達到延緩骨質破壞、控制病情發展,病情嚴重或出現并發癥時,可通過手術治療進行局部的瘤段切除或腫瘤刮除,并進行內固定。
癌癥向骨骼轉移后導致骨轉移癌,由于骨骼表面及內部有較多神經分布,因此骨轉移癌造成骨質破壞時,主要表現為疼痛,并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活動能力,當骨轉移癌較嚴重時,或出現在特殊部位壓迫神經或脊髓時,可引起四肢或軀干的放射性疼痛,甚至導致截癱,并且骨轉移癌破壞骨質,嚴重時會造成病理性骨折,對患者活動造成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