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只有長期的和持續的高負荷感染才會引起宮頸癌,預防宮頸癌的主要方式就是了解HPV病毒會感染的主要途徑。HPV病毒主要的傳播途徑就是性傳播,也就是兩者之間發生性行為,所以女性在發生關系之前要對方的身體狀況有所了解,做好安全措施,戴上避孕套是避免細菌和病毒傳播的主要方式。
HPV檢測結果為陰性,即沒有感染HPV病毒,也就是說在下一次常規檢查之前,你患宮頸癌或高度病變的風險幾乎為零。如果HPV檢測結果是陽性,那么你患宮頸癌的風險就會明顯增加。但需要明確的是,并不是所有女性感染HPV都會發展成子宮頸癌,需進一步檢查子宮頸細胞是否出現癌變或癌前病變。
通常同一高危型的HPV病毒持續感染10年才發展到宮頸病變。宮頸病變從CINI級,到CINII級,再到CINIII級、宮頸原位癌,再到宮頸浸潤癌,還有很長一段路。從CIN發展為浸潤癌需10-15年,但約50%在5年內發展為浸潤癌。
HPV病毒感染一定會引起宮頸癌嗎:這個不一定,HPV病毒是人類乳頭瘤病毒的縮寫,是一種乳多空病毒科的乳頭瘤空泡病毒A屬,是球形DNA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性傳播疾病。HPV16和18型長期感染可能與女性宮頸癌有關。該病毒主要感染區域有人類表皮和黏膜鱗狀上皮,該病毒只侵犯人類,對其它動物無致病性,經正規系統治療后,該病毒會被人體清除。也有學者提出該病毒會終身攜帶。此項爭論還需要科學研究和論證。
宮頸癌的發病與高危型hpv感染有著密切的關系,但是感染了hpv也不是百分之百就一定患宮頸癌。另外沒有感染hpv的也有患宮頸癌的可能。臨床上通過宮頸脫落細胞學檢查,hpv檢測,陰道鏡,局部活體組織檢查,來確診宮頸癌。也有部分宮頸炎細胞長期浸潤,當機體免疫力低下時,宮頸局部細胞變異,細胞大小不等,有核分裂象,細胞排列紊亂,無極性,導致宮頸上皮內瘤變。
HPV感染是會得宮頸癌的,子宮頸鱗狀癌中HPV16感染約為50%,而子宮頸腺癌中HPV18感染率約為56%。子宮頸癌是最常見的婦科惡性腫瘤,女性主要在50-55歲之間為高發期。由于子宮頸癌篩查的普及,子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經明顯下降。女性每年做一次和檢查,患有婦科疾病的療效,每半年做一次檢查,同時最好選擇做hpv化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