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肝會影響肝功能,初期表現為脂肪肝,癥狀不明顯或出現右上腹脹痛、食欲缺乏、乏力、黃疸等非特異性癥狀。病情加重進而發展成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纖維化和酒精性肝硬化,可有神經精神癥狀和蜘蛛痣、肝掌等表現。嚴重酗酒時可誘發廣泛肝細胞壞死甚至肝衰竭。
酒精肝給人帶來的危害是比較多的,酒精肝長期持續存在,進行性進展,也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肝功能不全,最終也會引起肝硬化和肝功能衰竭,從而在臨床上引起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自發性腹膜炎,原發性肝癌并發癥等。
本病的誘發因素首先是飲酒。肝臟是人體最大的解毒器官,飲酒后90%以上的乙醇在肝內代謝。少量乙醇經脫氫或被氧化生成乙醛后,進入線粒體脫氫轉化為乙酸,并在外周組織降解為水和二氧化碳,即經肝臟解毒代謝后,變成無毒的物質排出體外。
酒精肝的危害,導致肝臟代謝失常:肝臟參與人體消化、排泄、解毒以及糖、脂肪、蛋白質等代謝功能。酒精肝時肝臟受到損害,必然會影響其消化和代謝功能失常,從而降低對病原菌、病毒及其他致病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可導致肝硬化。肝硬化是由一種或多種病因長期或反復作用形成的彌漫性肝損害。肝硬化可導致多系統受累,晚期常出現消化道出血、肝性腦病、繼發感染等嚴重并發癥,部分患者可因并發癥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