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腸息肉可以通過微創介入的方法,鼻內窺鏡,或者是局部麻醉鏡下進行息肉的切除。對于胃腸道的息肉,如果是單純的基底部比較寬或者是息肉的病變比較單一。切除后還要對息肉進行病理學的檢測,如果良性,術后定期復查就可以。
通常來說,結腸息肉有腹痛、腹脹、惡心嘔吐、腹部隱痛、黑便或血便等癥狀。
腸息肉是一類從腸黏膜表面突出至腸腔內的隆起狀病變,可發生在腸道的任何部位,其中以大腸息肉多見,約占腸道息肉的80%,可能會出現反復發作的腹部隱痛、黑便或血便等癥狀,或者出現大便黏液增多、黏液血便及排便習慣改變等,可能需要通過手術進行治療,有助于控制病情發展。
直腸息肉可于肛鏡卜自根蒂部手術摘除,注意息肉根蒂部須干凈徹底切除,否則可致術后復發,通常是切除后將息肉根蒂部結扎,任其自行壞死脫落。手術切除是直翻息肉經常采用的治療手段。
直腸息肉可于肛鏡卜自根蒂部手術摘除,注意息肉根蒂部須干凈徹底切除,否則可致術后復發,通常是切除后將息肉根蒂部結扎,任其自行壞死脫落。手術切除是直翻息肉經常采用的治療手段。
病患可在術后2小時開始飲水,6小時后可以過渡到流質飲食,20多小時后可以普通飲食。適用于進行普通腸鏡,單純息肉切除息肉較小,小于1cm的息肉的病患。如果腸鏡息肉切除較大并選應全麻術式,需在術后6小時后可進水,24小時后可流質飲食,如果術后沒有出現腹痛、腹脹、便血等情況,可在24小時后開始普通飲食。
病患可在術后2小時開始飲水,6小時后可以過渡到流質飲食,20多小時后可以普通飲食。適用于進行普通腸鏡,單純息肉切除息肉較小,小于1cm的息肉的病患。如果腸鏡息肉切除較大并選應全麻術式,需在術后6小時后可進水,24小時后可流質飲食,如果術后沒有出現腹痛、腹脹、便血等情況,可在24小時后開始普通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