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做了股骨頭置換手術,那么應該手術之后等傷口沒那么疼痛,就能夠不用拐杖走路了。但是如果是做了股骨頸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必須要等骨折完全愈合之后等負重一段時間之后,肢體的力量恢復了,就可以不用拐杖了。
股骨頸骨折保守治療2個月左右能用拐杖。具體情況分析如下:
股骨頸骨折保守治療主要是臥床靜養休息,不要過早的起床活動,一般建議臥床保守治療差不多2個月,復查局部的X片,如果骨痂生長好,可以使用雙拐保護患肢不負重起床活動;颊哌可以配合針灸、艾灸、拔罐等物理治療的療法來治療,從而可以加強活血化瘀、驅邪排毒的效果。
通常情況下,股骨頸骨折手術后2-3個月可以走路。具體分析如下:
股骨頸骨折是指股骨頭下至股骨頸基底部的骨折。股骨頸骨折若按其部位之不同,可分為頭下部、頸中部和基底部骨折三種,股骨頸骨折常發生于老年人,如果患者做了股骨頸骨折手術,常采用人工關節置換術,多數人工關節置換后,大約在術后2-3個月可以走路,需要控制走路的時間。
股骨頸骨折后需要2個月以后才能坐,因為股骨頸骨折后需要相對穩定的狀態才能愈合,提前坐起會導致骨折處壓力及剪切力增大,使骨折處應力增加,導致骨折不愈合及畸形愈合,也會嚴重影響骨折處血液供應,使股骨頭壞死幾率增大。情況下股骨頸骨折,不論是手術治療還是保守治療,都需要臥床休息治療,兩個月復查放射線片可以明確骨折處愈合情況,才能決定是否能坐起。
股骨頸骨折下地時間取決于患者的骨折類型、骨折部位的血液供應以及周圍軟組織條件、所采取的治療方法,同時患者的年齡、身體狀況、體重情況也對下地時間會有一定的影響,例如股骨頸基底部骨折患者,采用空心釘內固定后8-12周左右,拍片顯示骨折線模糊或消失,無股骨頭壞死征象,患者可以拄拐下地行走。
股骨頸骨折可拄拐行走的時間還應根據具體情況來定。對于基底部骨折的,通常在術后一個月左右就可拄拐。而對于頭下型骨折的,其所需的恢復時間就相對較長,一般需要四到六周左右的時間才可進行不負重的拄拐行走。而到八至十二周左右的時間,才可在意思橫指導下進行逐步的拄拐行走負重訓練,以避免因負重過早而導致股骨頭壞死或骨不愈合等情況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