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骨折的愈合期大概是2-3個月,所以跖骨骨折7天是不能夠下地行走的。如果在骨折沒有完全愈合前而下地負重行走,會導致骨折移位和骨折不愈合。跖骨骨折7天還是石膏進行固定,扶拐進行下地,但是骨折的足部是不允許負重的。2-3個月之后到醫(yī)院復查X線片看骨折的情況,如果骨折已經(jīng)完全愈合了,可以拆除石膏進行負重及相關的功能鍛煉。
在跖骨骨折后三個星期內(nèi),病人不能走路,如果發(fā)生跖骨斷裂,需要做好石膏固定,至少需要6個星期。由于是負壓骨,因此相對于上肢的骨折,固定的持續(xù)時間要長兩個星期。
6個星期后,可以拍X光,確定了骨折斷端有連續(xù)的骨痂,可以取下石膏,逐步恢復,局部負重走路。在治療過程中要注意加強踝關節(jié)和腳趾的功能訓練,避免出現(xiàn)關節(jié)的僵直和肌肉萎縮。
通常情況下,右足第一跖骨骨折1-2個月左右能下地。具體分析如下:
跖骨骨折是指跖骨連續(xù)性中斷,可有局部疼痛、壓痛、疲勞無力感、行走受限等臨床癥狀。如果患者的右足第一跖骨骨折,根據(jù)不同的骨折類型可以選擇石膏外固定治療,或者是鋼板螺釘內(nèi)固定治療。跖骨的骨折如果通過手法復位,石膏外固定治療,一般需要石膏外固定1-2個月的時間,并且定期復查,所以右足第一跖骨骨折1-2個月左右能下地。
傷筋動骨120天,患者要走路最少也要到3個月以后才可以的。注意休息飲食起居,少吃生冷食物,少吃辛辣刺激,少吃膨化食品碳酸飲料,少吃魚蝦海鮮。骨折的治療主要是包括復位、固定和功能鍛煉,復位有手術和手法牽拉復位,復位后妥善固定,這是骨折愈合的基礎。
第五股基底部是韌帶的附著點,所以扭傷后容易引起骨折,從圖片上看骨折位置還可以,可以通過石膏固定的方法保守治療,愈合后裂縫內(nèi)有骨痂生長充填,一般石膏固定可以拄拐,下肢不負重活動。兩到三個月才可以行走。
當患者出現(xiàn)足部骨折時,應立即就醫(yī),并給予適當?shù)奶幚怼H绻颊吣昙o不大,進行保守療法,一般治療后4-6個星期可以考慮進行適當?shù)南碌匦凶摺?br>成年足部骨折,一般采用切開、復位、內(nèi)固定等方式進行治療,并且術后6-8周左右可以服用接骨藥物進行治療,并且下地行走。
老年人腳部骨折,一般在進行保守治療后8-10周后才能下地行走,這是因為老年人的骨頭有骨質(zhì)疏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