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頸骨折患者可拄拐行走的時間與其治療方式有關,若是保守治療,即臥床休息通過牽引治療的患者,需臥床2-3個月方可開始拄拐行走;若是內固定方式治療的患者,在術后3-7天即可開始行走。
股骨頸骨折可拄拐行走的時間還應根據具體情況來定。對于基底部骨折的,通常在術后一個月左右就可拄拐。而對于頭下型骨折的,其所需的恢復時間就相對較長,一般需要四到六周左右的時間才可進行不負重的拄拐行走。而到八至十二周左右的時間,才可在意思橫指導下進行逐步的拄拐行走負重訓練,以避免因負重過早而導致股骨頭壞死或骨不愈合等情況的發生。
股骨頸骨折取鋼釘術后1~2個月可以棄拐。
股骨頸骨折完全愈合后,可以將部分鋼釘內固定取出。拔除鋼釘后,要進行拐杖防護1-2個月。兩個多月后,沒有任何不適,就可以徹底的摘除。如果過早摘除拐杖,會導致局部再次骨折。股骨頸骨折有可能出現股骨頭壞死。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避免長途步行,劇烈的活動,同時也要避免吸煙和飲酒。
一般情況下,股骨頸骨折術后多久可以坐便需要根據患者的情況進行判斷,具體內容如下:
1.內固定治療:如果患者采取內固定治療的方式來治療股骨頸骨折,在股骨頸骨折術后沒有疼痛的情況后,患者可以拄拐下地,進行不負重的活動,此時通常可以坐便。
2.髖關節置換手術:如果患者采取髖關節置換手術的方式來治療股骨頸骨折,那么在術后的3個月需要盡量避免屈髖超過90度,以免導致髖關節脫位。因此,患者股骨頸骨折術后三個月內需要盡量避免坐便,或通過提高坐便高度、后傾身體等方式來避免導致髖關節脫位。
股骨頸骨折取完釘之后再3-4個月之后可以棄拐走路,骨折愈合結實穩定,股骨頸骨折大部分是行切開復位空心釘固定的,或者保守治療傷肢皮牽引等,所有骨折的恢復過程都是一樣的。
一般情況下,股骨頸骨折術后6個月之后才能同房。具體內如下:
股骨頸骨折之后,血運相對比較差,生長比較緩慢,術后愈合較慢,一般三個月才能夠有輕度的原始骨痂生長,而到了6個月之后,可能才有很明顯的骨性骨痂生長,此時髖關節、股骨頸等部位可以適當地受力,可以適當同房,但不宜過于激烈,建議患者在術后6個月,復查X線片,觀察骨折處的恢復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