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鐵性貧血是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男性血紅蛋白一般低于120g/L,女性血紅蛋白低于110g/L,孕婦血紅蛋白低于100g/L,紅細胞平均體積小于80fL,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濃度小于32%,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含量小于27pg。
在血常規檢查當中一般包含有血紅蛋白也就是HGB這個項目,它是評判是否出現缺鐵性貧血的一個重要指標。成年男性的血紅蛋白加120~160,女性稍微低一些,會在110~150之間。如果明顯低于這個范圍,則屬于缺鐵性貧血。
缺鐵性貧血檢測報告,男性血紅蛋白的數量少于120,是貧血,女性通常貧血少于110,血清中的鐵含量,如果低于10.7μmol/L,表明缺鐵性貧血的可能性,缺鐵性貧血的缺鐵程度小于0.15,用于判斷缺鐵性貧血的狀況,缺鐵性貧血可以口服補鐵類的藥物進行療。
缺鐵性貧血是貧血中最為常見的類型,主要是由于機體缺乏二價鐵而引起的。造成缺鐵性貧血的原因有很多,平時要多吃含鐵的食物,如血旺、紅肉、豬肝等,同時要多運動,還可以服用補鐵的藥物,如口服液,一般用1個月左右再復查下。腎功檢查主要是查下尿酸和肌酐。
易疲勞,頭痛,頭暈,嘔吐或惡心,呼吸困難,心悸氣短,厭食或精神或行為異常,臉色蒼白或萎黃,還有耳鳴等表現。嚴重可危害到人體的體質下降,瘦弱,影響認識能力,降低學習效率,免疫功能下降,可時常發生受涼感冒,記憶下降,智力下降,并發心臟病,消化系統異常,還可致兒童或青少年生長發育的遲緩等。
病因與鐵元素攝入不足、鐵元素吸收障礙、慢性失血等有關。缺鐵性貧血的診斷標準為,病人有貧血的癥狀,表現為面色蒼白、頭暈、乏力,心慌,胸悶等。血常規檢查可以發現血紅蛋白濃度低于正常,同時病人的紅細胞平均體積低于正常,紅細胞平均血紅蛋白量低于正常紅細胞的,平均血紅蛋白濃度低于正常,也就是病人呈現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另外,血清學檢查會發現病人的血清鐵、鐵蛋白、總鐵結合力都低于正常范圍。